周夢臣聽了藤祥這一番話,頓時明白了不少。他細細品味奏疏之中的東西。
頓時感受到了一絲絲暗藏意味。
所謂聖明無過陛下。
皇帝是沒有錯的,錯的一定是皇帝身邊的人。
除非海瑞那種愣頭青,否則都不會直接將矛頭指向皇帝。
熊尚書雖然魯直,但是最基本的規矩豈能不知道。所以,這封奏疏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周夢臣是一個小嘍囉而已,是明面上的,實際上,熊尚書想要勸諫的是皇帝。
當然了。並不是說如此周夢臣就不危險了。
一旦皇帝聽從勸諫的話,這個被提及的小人物,就很危險了。
當然了,周夢臣不用的擔心這上面的風險,畢竟當今是誰?嘉靖皇帝吃軟不吃硬,也不是一日兩日了。想讓嘉靖皇帝低頭認錯,幾乎是不大可能的。
但是而今周夢臣依舊感覺相當之不妙。
原因無他。很明顯嘉靖皇帝要周夢臣作為的棋子,去衝鋒陷陣,去懟吏部天官。
兩人的地位,體量,名聲,都是不對等。周夢臣唯一的優勢,就是背後有皇帝的暗示與默許。
但即便如此,也不是好玩的事情。
想來,他如果不能將吏部天官壓下去,那麼他就沒有任何前途可言,估計奏疏上的罪名,都會一項一項的落實。甚至周夢臣只會更慘。
而勝利了,就有什麼好處嗎?
或許能得到嘉靖的賞賜,從而晉升為嘉靖的近臣之一,但卻也自絕於士林之中,得罪了整個士大夫集團。嘉靖雖然是一個強勢的皇帝,但是大明真正的主人卻是這些士大夫們。
周夢臣一旦壞了名聲,今後被貼上倖進之臣的標籤。對他今後的發展,可以說有百害而無一利。
大明曆代錦衣衛指揮使就是這樣。
強勢如陸炳而今都不敢衝在最前面了,似乎修心養性成為佛爺了。周夢臣就不怕將來的事情?
藤祥見周夢臣沉思了有一陣子了,輕聲問道:“周大人,周大人”
周夢臣恍如驚醒,說道:“哦”
藤祥說道:“你有什麼話想對陛下說嗎?小的可以傳話了。”
周夢臣深吸一口氣,說道:“請陛下放心,臣定然令熊浹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