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從這個老人身上,學習到了這個時代的水利知識,還得到承受餘蔭,在身份上有了極大的轉變。
可以說沒有劉天和弟子的身份,周夢臣在很多事情中的待遇就截然不同了。
周夢臣說道:“張兄,先生可曾有話留給我?”
張叔大說道:“聽麻城來人說,並沒有。只有這一箱子書。”
周夢臣看著這一箱子書,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他說道:“有一件事情,還請張兄幫我。”
張叔大說道:“你我之間,何須如此客氣。可是要我去麻城一趟。”
周夢臣說道:“知道瞞不過張兄,我而今在嫌疑之地,難以出行。家中兄弟單薄,沒有人可以代我走著一趟,唯有請張兄代我去一趟麻城,在恩師靈前,盡些心意了。”
張叔大說道:“你放心,我代你走一趟便是了。只是”他看著周夢臣,說道:“劉公去世,固然是天下之大傷懷事,但是斯人已去,活著的人,也要好好的活下去,節哀順變。”
周夢臣說道:“謝過張兄。”
周夢臣僅僅說了四個字,就沒有心思多說了。
周夢臣隨即取出白銀五百兩作為禮金,送張叔大出門不提。
周夢臣連夜翻看這一箱子的書籍。
似乎每一個字,都能看出來劉天和的心血,透過每一個字,周夢臣好像看見一個憂國憂民的老人,也看見,高谷懸河,水脈橫流的黃河。特別是劉天和心中最憂心的就是黃河南岸的問題。
因為劉天和在修繕黃河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北岸。只是因為當時水災缺口在北岸。南岸尚能苟且之。
於是黃河之危,就從北岸轉移到了南岸。
危機從來沒有消亡。
不過,周夢臣忽然從裡面翻出一些出乎預料的書,是八股時文,一部分是劉天和當年的手稿,還有一部分墨色很新,分明剛剛寫了沒有多少,卻是對八股時文的解讀與分析。不講什麼四書五經,只講寫八股的訣竅。
周夢臣心中暗道:“老師,這是在暗示我什麼?”
周夢臣陷入沉思之中。
劉天和的死訊,給周家府邸上掛上一絲白色。
周夢臣雖然不是劉天和的兒子,卻是弟子,沒有去喪禮,已經讓周夢臣覺得有些不安了。只能嘉靖二十三年的盡頭,聊寄哀思。
在嘉靖二十三年走到了盡頭,嘉靖二十四年的正月緩緩而來的時候。
黃錦也乘坐官船,緩緩的靠上了武昌官府碼頭。
黃錦在北京還有一攤子事情,故而出發遲了數日。嘉靖二十三年秋的事情,這來來回回一折騰,也就嘉靖二十四年了。
黃錦一到,巡撫衙門,豐城侯府,錦衣衛,楚王府等一系列相干人等,都在碼頭上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