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陶姐姐姓孟,你大概不記得了,十幾年前武昌城中有一個孟家,家中人丁興旺,有數個舉人,甚至有幾個是進士的苗子。只是一夜之間,家破人亡。男丁盡數流放,女眷流入煙花之地。”
“這是楚王做的。”
周夢臣聽了,說道:“也就是說?這麼大的事情,都是一個陶元兒搞得鬼?”
李雲珍說道:“或許是。”
周夢臣一時間茫然,滿心不是滋味,心中暗道:“好厲害的女子啊,這是在大明,如果在後世憑著心機手腕,不混個四小花旦,都委屈了。”
雖然被一個女人耍了。周夢臣有些吃驚,但是內心隱隱約約有些佩服之意。但是佩服之後,周夢臣心中更是一陣子黯然。
孟家數名舉人,甚至可以說是進士種子,這個地位比周家強大太多了。周夢臣很清楚,不要看而今,他攀上這邊的關係,又攀上那邊的關係,看上去關係網很多,但事實上這些事情都是虛的。這要到了緊要關頭都派不上用場的。
而今這還是楚王,區區一藩王而已。
如果真正的頂級大佬下場,周夢臣該何以自處?
就好像《清明上河圖》一事,就是嚴嵩想要一副畫,弄得王家幾乎家破人亡,而王家又是什麼樣的門庭。周夢臣彷彿看見,多年之後,他一個女兒用同樣的手段,來為他報仇。
如果他僅僅將自己的生死寄託於這虛假的社會秩序,那麼孟家的現在,很可能是周家的未來。
為什麼那麼多人要考科舉,為什麼那麼多人想要改換門庭。
這都是原因。
底層百姓是談不上安全感的。
一想到這一點,周夢臣一巴掌打在桌子上,心中暗道:“我絕對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而今局面果然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不甘心平庸一生,將後世的所有技術與思想埋葬,那麼我要麼成為某一個人某個達官顯貴的門徒,就好像進入錦衣衛依附於陸炳一樣,要麼,就自己成為大明決策圈其中一人。”
“我要做的自然是後者。”
一瞬間周夢臣下定了決心。只是下定決心之後,到底該怎麼行動,還是要謀定而後動。反正有幾個月的時間,可以慢慢的思量。
李雲珍見周夢臣如此。擔心是周夢臣生陶元兒的氣,說道:“世兄,不要生陶姐姐的氣了,她也是一個可憐人,她數年之前,就開始生病,原因就是她心思太重了,而且她最好還是愛世子的,否則以楚王的性格,陶姐姐勾勾手,就能讓他成為入幕之賓。也不至於落下這個破綻。”
真是男人與女人的思路,完全不一樣。
周夢臣想得是自己的未來,周家的將來。從這一件事情上吸取的教訓,而李雲珍反而糾結於兩個人之間的感情。
周夢臣對陶元兒複雜且狗血的故事並不感興趣,也不想去想陶元兒設下這個局的時候,她心中是怎麼樣的矛盾與掙扎,那是晉江的領域。對於周夢臣來說,事情已經發生了,再追究這些已經毫無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