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的”一聲。
沉悶的聲音傳到了每一個人的耳朵之中。
一行人立即去看。
等鐵柱緩緩的拉開之後,下面人明顯的看見出岩石之上,有一塊大大的凹陷,還有大大小小不少碎石頭。
周夢臣見狀,也鬆了一口氣,暗道:“有用就好。”
有了好的開始,剩下的時間就簡單了。
用畜力一次又一次的砸下去。
只是,周夢臣有一點考慮不足,那就是每錘一下,就要讓人下去清理石頭,才能有下一次。如此一來,效率並不是太高。或者說,周夢臣見慣了工業化速度,才覺得這種速度並不快。
不過,即便如此。這一口井,也不是一天能夠砸開的。
打井的人估計,大概要三天左右,才能將這一層石頭給敲開。而且很有可能,這一層石頭下面,就是水了。
周夢臣只能等著了。
井還沒有打透,但是周夢臣這邊鬧得動靜,已經讓很多人都知道了。
一來,這是大旱之中,打井是抗旱最方便的措施之一。這一件事情本來就可牽動人心。
二來,就是周夢臣鬧得事情太大了。
後世幾十米高的塔吊,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
但是在古代卻不一樣,周夢臣建立的木頭架子,足足有三層樓高。即便如此,周夢臣還嫌有些低,畢竟有足夠的高度,才能有足夠的動能。
古代並非沒有兩三層的樓房,只是這些房子更多是在武昌城中繁榮街道兩側。或者是達官貴人的居所。大部分百姓住的還是一層的瓦房。只是因為南北不同,房頂瓦片的擺放各有不同而已。
故而這個架子超出了養濟院的院牆不少,遠遠的都能看見。
自然很引讓人矚目。
附近的百姓也紛紛來到了養濟院裡面看熱鬧。
周夢臣也不是太在意的。
直到第三天。
在鐵柱的轟擊之下,足足砸下去三米左右。
隨著一聲巨響,只聽噗噗的聲音傳了出來,還不等將鐵柱給拉起來,就有道水流從下面直接冒了上來,就已經有四五米深的水井給填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