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奮鬥在大明> 第一卷 隨星而來 第三十七章 講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 隨星而來 第三十七章 講學 (2 / 3)

陶元兒看著李雲珍,輕輕一笑,卻也沒有多說什麼?

楚王世子跟隨周夢臣的思路,從一開始的點啊,線啊,線與線的關係,等等,這些基本概念,還是能夠聽懂的。但是到後來的三角函式部分,已經完全不明白了。

只是周夢臣這種自信的姿態,也感染了楚王世子,讓楚王世子下意思覺得,這是一種學問。

其實,中國人是最尊重學問的人。

即便是楚王世子有些狂妄,此刻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連著打了好幾個哈欠。

周夢臣沒有多長時間,就將這些東西給講完了。

估計有整個初中與部分高中的知識。

周夢臣講完之後,說道:“世子殿下,馮世叔,李兄,張兄,諸位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問,我知無不答。”

馮立先開口,說道:“你覺得,你這個東西,與重差術,有什麼優劣之處。”

周夢臣說道:“自然是有所不同,三角函式在靈活性與全面性上遠朝過重差術。而且兩者之間並不矛盾,在我看來三角函式是重差術更進一步的發揮,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所謂重差術,其實是利用角度相同的三角形,邊與邊的比例也相等,來計算的。比起三角函式,這個辦法只能說一些計算上的小竅門。

張叔大與馮立關心的地方,也有不同。

馮立關心的是具體的數學問題,而張叔大更多關心的卻是數學體系背後的問題。

張叔大說道:“觀你證明之道,似乎與名家,墨家之學有些關係?”

周夢臣說道:“天下算經,無不以算題為主,雖然有言數理,但也是附於提醒之後,在下認為,道演法,法演術,古人有精妙之處,但也本末倒置。故而便覽群書之道,以為數學之理。先理而後道,由道而演術。與春秋名家,墨家,釋教之學,也是有所借鑑的。”

這一段說詞,周夢臣是思忖好一陣子,最後定下來的。

任何學術都是有傳承的。

很多東西,是不可能憑空冒出來的,就好像寫論文都要有參考文獻,沒有參考文獻的人只是少數的。

周夢臣必須在中國古代很多學問之中,找到自己的援引之處。也好讓更多人相信。

而且明代,也不是漢代了,百家爭鳴,早就是不知道多少年前的事情了。而今儒學已經搞什麼三教合一,什麼名家,墨家,也沒有什麼可忌諱的了。

周夢臣之所以說這三家,原因很簡單,就是因名家,墨家,還有一些佛學,在邏輯上推演很深,很多東西與西方邏輯學,雖然有些差異,但是修修改改,也差不了多少。

這邊各種問題討論。但是楚王世子聽得猶如天書,是什麼也聽不懂,他有些不耐煩的問道:“我說,周什麼?周夢臣。你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說了這麼多,不要說那些廢話了,你說說你這東西,能做些什麼?”

周夢臣聽了,先是一愣。

他有些為難。

不是不知道三角函式能做什麼?而是三角函式能做的事情太多了,一時間不好舉例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