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此刻周夢臣聽了李姑娘要成親的事情,心中一陣煩躁,從情理上來說,這再正常不過了。
雖然在周夢臣看來,李姑娘才十幾歲,正是一生之中最美好的年華,後世大概在上高中,結婚是有些太早了。
但是這個時代,就是這樣的。
的確是談婚論嫁的時候了。
不比小時候,不能隨意出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是不知道怎麼了,周夢臣感到不舒服。
周夢臣深吸一口氣,將自己內心之中其他的情緒壓制下去,專注於工作之中。
說道:“我好吧,我跑一趟吧。”
張叔大說道:“我陪周兄吧。”張叔大順手將周夢臣的圖紙拿了出來。
人與人是不一樣的。
張叔大是天下第一等的聰明人,又有數學基礎,看懂這圖紙並不是什麼問題。
可以說周夢臣從計算到設計,最後形成圖紙,都被張叔大看在眼裡,張叔大可以算是博文廣識,見多識廣,天下第一等的工匠,張叔大是見過的,在數學上有專長的人,張叔大也是見過的,但是從來沒有一個人如同周夢臣一般。本來尋常的東西。並不複雜的道理,在周夢臣的手中,似乎花腐朽為神奇。
這讓張叔大對周夢臣越發好奇。
張叔大表明之上平靜如潭水,但是內心之中早已有了波瀾,暗道:“周夢臣之所為,似乎暗合陽明先生,行知合一直理,似乎又暗合泰州學派之中,日常即工夫。日用即道理。”似乎卻有不同。
這也是人與人的不同的。
尋常人只能看見表現,就是周夢臣造了一個新奇的工具,而張叔大這樣的人才關注,周夢臣說做這些事情後面的邏輯與理論。
周夢臣所做的雖然簡單,但其實卻包含了很多後世科學邏輯與演繹。
這才張叔大著迷的地方。
所以張叔大主動提出幫忙。並且推薦了一處去處,卻是湖廣總兵府下轄的軍匠。
雖然有明一代,官造粗陋,但是這個時代真正有本事的人,大多也是在官府之中,之所以造不出來好東西,並不是他們沒有能力將好東西給造出來。而是大明體制之中種種弊端,不能將經費用到實處。自然也不可能造出好東西了。
而這些工匠為達官貴人私人打造東西的時候,卻是非常賣力了。甚至尋常人都找不到這裡。
即便周夢臣有一個官身,但是江夏縣與軍方不是一個體系之中,周夢臣區區一個小官,怎麼可能找上去。
也只有張叔大的關係,周夢臣才有資格登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