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周夢臣所料。
片刻之後,劉師爺請了兩人進去。
一進大堂卻發現大堂之中,不僅僅是縣尊與馮教授,還有黃主薄,乃至於縣丞,等幾個縣衙裡面的頭面人物。
周夢臣與王道之一併行禮,道:“拜見縣尊。”
周夢臣偷偷的打量縣尊,卻見縣尊雖然一身官服,但並沒有太好的氣質,看上去不過是一個乾瘦的老頭,一把山羊鬍子,一對綠豆小眼,明滅不定。不知道是不是周夢臣的錯覺,他只覺得這縣尊眼睛之中,時刻在閃耀著光芒,而閃耀的不是別的光芒,就是金光。
眼中只有錢。
縣尊咳嗽兩聲,說道:“人都到齊了,周訓士已經去了三年了。本縣的陰陽訓士乃是掌一縣之災異,授時,上幹天和,下涉朝廷,事關重大,不可有缺,故而,要得賢人而用之,方能上不負朝廷,下不負百姓,也是本縣治平之道,孔子曰:”
周夢臣之上低頭聽著,心中卻滿是腹誹。
陰陽官如果真的那麼重要。
就不會在父親死後空缺了三年,其實這三年之內,鐘鼓樓上如果出了什麼技術問題,還是周夢臣過去解決的。也就是說,整個江夏的晨鐘暮鼓,與夜裡更夫,等等大小事務,都是周夢臣處理的。
不過,沒有走襲職的程式而已。
縣尊長篇大論,滔滔不絕,終於到了最後。說道:“今有秀才王道之,原九品訓士周觀星之子周夢臣,乃是本縣青年才俊,只是這位置只有一個,本縣也左右為難,唯恐誤了國家,今日請來了馮教授,與本縣一起,點評兩位青年才俊,也算是示天下以大公,宣平明於百姓。”
“諸位以為如何?”
一番話,洋洋灑灑數百字,說得陰陽頓挫,搖頭晃腦。這裡的大小官吏自然不會拂了縣尊的面子,齊聲叫好。
縣尊微微捻胡,對周夢臣與王道之說道:“你們兩個可曾聽明白了?”
兩人相互看了一眼,上前一步,躬身行禮說道:“聽明白了。”
縣尊說道:“好,既然如此,我就不廢話了。陰陽曆算之道,素來高深莫測,只是今日不過一較高下,即便有勝負上下,也不要傷了和氣,就不要搞得那麼正式了,這樣吧,我口占三道題目,你們兩人誰先答出來,誰就勝,兩位以為如何?”
王道之與周夢臣自然不敢說不字。
只是周夢臣心中一下子的變得緊張起來。
他之前的自信,從來是數學是不會騙人,與很多文章不一樣,即便一篇同樣的文章,在不同的人眼中,也會有不同的評價,如果這裡面再摻雜了私心,會有太多,你明知道有問題,卻拿不出證據的辦法搞掉一個人。
但是這種比試,卻不是考試了。
周夢臣都疑心王道之,已經先知道答案了。看王道之一點也不驚訝的表情,周夢臣更加確定這一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