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水鍾
有一些地方,李姑娘本身也不是能夠完全理解周夢臣的設計。
自然是有一些偏差的。
特別是關鍵位置,是負責平衡水流的位置。李姑娘與趙九都不能很好的理解。周夢臣只能詳細講解一二,雖然費了一些口舌,但是李姑娘要比趙九聰明太多了。有她在中間轉述,也讓周夢臣省了不少麻煩。
用了將近一天時間,第一個樣品已經造了出來。
不過是因陋就簡,一些破爛木材打造出來的,也沒有刷漆,暴漏出木材原來的顏色,因為木料的不同,看上去很不協調。不過周夢臣並不在乎這個。
剩下的就是實驗了。
看看造出來的這個東西,能不能與他預想的一樣。
周夢臣先是就地插上一根木棍,並在地面之上簡單的劃出刻度。
這就是一個簡單的日晷。
用來確定時間。
周夢臣為父親守孝三年的沉寂,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做。
最少在將古代天文學的一些東西,以及周家家傳的學問,都研究透了。當然了,有一些不符合周夢臣價值觀的東西,比如說那些神神叨叨的東西之外,其他的周夢臣學的比他父親好好。
這種立杆計時的本事,原理上非常簡單。但是實踐之上,卻需要考慮太陽執行的位置,計算相對高度,然後得出不同時間日影的相對位置。
當然了,如果現算是有些麻煩的。
但是對於古代從事天文的人來說,這幾乎是背下來的引數了。
之後,周夢臣就對比兩者之間的誤差。
一直等到日暮時分,這個刻漏並沒有出現明顯的誤差。
周夢臣讓趙九看著,他與李姑娘各自回家休息。
第二次再次來到這裡。
周夢臣詳細對比之後,心中暗暗一嘆,道:“最後一兩個時辰,時間還是有一些不穩定。”
當供水箱的水少到一定程度的時間,水流的速度就會變得不穩定起來。這個問題,周夢臣一時間沒有辦法解決。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增大水箱,保持相對水位。比如蓮花漏就是這樣的,所以蓮花漏精準的同時,佔地位置非常大。
不過還好,周夢臣一開始的設計目標,就是保持一日之內穩定計時。而不是如蓮花漏一般,數日之內都沒有問題。
這給周夢臣減少了很大的設計負荷。
周夢臣又增加了一些餘量。併為整個刻漏增加了一個底座。畢竟在剛剛開始的時候,水都在供水箱之中,也就是在最上面,這樣的情況之下,難免有一些頭重腳輕,於是周夢臣給他增加了一些配重。用以保持重心的穩定。
到了這個裡,整個設計就已經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