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裡卻鋪滿黑泥,導致寸草不生。
我伸手抹了點地上的黑泥,黑泥下一層還有白色石灰,竟然動用石灰地!
碳粉防潮,石灰防腐,用石灰地鋪滿別墅庭院,這是古代養屍的做法。
不僅如此,石灰地裡還參雜玻璃碎片。
如果說石灰是用來養屍防腐的,那玻璃則是凝聚霧氣,結集日月精華圈養屍體。
客廳內,沒有豪華的瓷磚地板,依舊是黑泥、白石灰、玻璃碎片。
棺材的擺設方向,朝著西南。
按照別墅的後門通風口位置來看,西南吹陰風,讓整個別墅氣溫下降。
這種風水格局沒有名字。很明瞭。
養屍!
兩個祖墳被風水師動過手腳,常人根本看不出倪端。
第三個祖墳,葬在西邊的山腳之下。
徐炳樂帶著我來到此處,墳的後邊,有一個不大不小的瀑布,水流緩慢,但我一眼就看出又出現問題。
我往山上走去,站在瀑布的頂端往下看。
這裡的風水,似乎並沒有出問題,要風得風,要水得水。
有一句風水師經常說的話。
風管人丁,人管財。
風不入戶,不旺丁。
水不上堂,不旺財。
徑直往下看,我才發現。這條村的水位格局一流。
山水經過山溪衝擊,侵蝕成一個水環,把水流套住,形成金龍追珠。
俗話說:珠圓玉潤,家肥屋潤。
但這個風水是不是真的,還得看看“龍珠”。
順著水流的方向,我在此來到山下,在祖墳的後邊一百米處,找到一個直流。直流用石頭擋著,只有少許的水進入支流。
我把石頭揭開。一個和鴕鳥蛋大的圓石,映入我眼簾。
這就是風水局的龍珠。
然而龍珠已經裂開!
本以為這是個好風水局,結果又是被暗中破壞,龍珠破裂,意味著棺材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