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中借龍的名稱來代表山脈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因為龍善變化,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隱能現,能飛能潛。山勢就象龍一樣變化多端,故以龍稱呼。平地也有龍脈,其標誌是微地形和水流。對龍脈好壞的看法,是審定山脈的長遠,辨別山脈的大小興衰如何。”
“山脈來得綿遠者。發富亦綿遠,山脈來得短促者,發富亦短促。總之,風水龍脈大致反映了我國的山脈走向,是古代先哲對國土地理的樸素認識,是千百年經驗的積累。”
其實都是基本常識,只要深入風水的人,對於這些都不陌生。
七索聽得很認真。並且向我提出問題。
“學長,他們都說崑崙山是龍脈之祖,但我只看出這裡風景特別,但龍脈怎麼看得出?而且他的走勢非常獨特。學長,您別嫌我囉嗦,我特別喜歡這門學問,所以想追根問底!”
這問題,問到恰到是處。
“沒錯,龍脈源於西北的崑崙山,向東南延伸出三條龍脈,北龍從陰山、賀蘭山入國土西邊,起太原。渡海而止。”
“中龍由岷山入關中,至秦山入海。南龍由雲貴、湘南至福南、浙州入海。每條大龍脈都有幹龍、支龍、真龍、假龍、藏龍、飛龍、潛龍、閃龍、勘測風水首先要搞清楚來龍去脈,順應龍脈的走向。”
“國土龍脈的威懾力,可以說是威脅到國外。所以。這次邪師破壞國土龍脈,就是為了破壞國運,這可是大事情。學弟,等會兒無論發生什麼事。你得千萬別逞強,你要是死了,可沒人給你收屍!”
也許沒有殭屍、沒有鬼、更沒有妖。
但在風水上,卻能改變整個龍脈,出現各種天災。
要知道這裡可是有火山口,龍脈動搖極大可能會導致火山爆發,還有山崩地裂。
這也是為什麼道教這麼多高手來到此地,親自看守龍脈。
知秋一葉依舊沒出現,大家都在等一個結果。
我開始整理衣服,和燕北堂往山頂走去。
此時,海拔已經抵達了最高。
毛英傑都快七十歲的人,在六千米的海拔竟然還保持著一副盎然掌門之氣,實屬佩服。
“我始終不相信知秋一葉那小子是邪師,這其中應該有什麼誤會。”
燕北堂開口說道。
我不作任何發言,只能坐觀其變。
吳漢良手中拿著一個擴音器,開口說道。
“各位道友。我是吳漢良,風水協會副會長。今日各位聚集在此地,我代表風水界感謝各位,你們千辛萬苦,不遠千里守護崑崙山龍脈,我吳漢良為你們鞠躬三下!”
吳漢良說完,便對著我們鞠躬。
“想必大家都知道,《真龍之子》這個組織。已經滲透進入我們道教。也許就臥底在你們身邊,也有可能他們畏懼我們這麼多人,不敢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