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未歸,卻依然趕在年關回來,牧山河的這種做法,無疑令知曉其身世的人明白。不管未來怎麼變化,仙橋鎮依然會是牧山河跟其子女的老家。
對首次來小鎮過春節的周母跟許思文等人而言,他們也不用擔心找不到消遣的事做。閒來無事,他們也經常去小鎮新街湊熱鬧,感受跟大城市不同的人間煙火氣。
可對歸來的牧山河而言,年關需要走的一些地方,他依然需要走一遍。回新民屯慰問那些年過六旬的老人,從始至終他都沒有中斷過,這點也倍受讚譽。
得知牧山河三個準媳婦都懷了孩子,越發蒼老的木興富也很高興的道:“好哇,好哇,要是你爺知道這個訊息,肯定高興的不行,一下多了三個孫子。”
聽到這話的牧山河也笑著道:“木爺爺,娃還沒生出來,你咋知道是三個孫子?”
“那肯定是孫子!山子,別嫌爺多嘴,我想問一下,娃生下來你打算讓他們姓啥?”
年齡越大的老人,越在乎血脈傳承或者說延續香火。儘管牧山河是牧興野的外孫,卻也延續了牧家的血脈。可牧山河的父親,早前可不是上門女婿呢!
面對如此詢問,牧山河也很直接的道:“木爺爺,我知道你想說啥,我的娃自然要跟我姓。只不過,她們也會多一個姓,將來也會登那邊的祖譜。
但往後生活乃至工作,他們都會跟我一個姓。其實姓啥不重要,最重要的還是他們將來能孝順知禮。只要他們知曉自己是何身世,想來他們也會知道應該做啥。”
見牧山河這樣一說,木興富也點頭道:“成,你自己心裡有盤算就成。”
那怕年齡已大,但木興富跟老伴依然待在屯子裡。只是去年老伴生了病,在牧山河跟子女勸說下,兩位老人終於不再種大棚,過年也會去鎮子裡過。
在木興富看來,他這輩子生兒育女都很有出息,長子已經調任鄰縣當了政務官,雖然是二號卻也算是邁出很難得的一步。反觀二子在省城,如今職務比長子還高。
至於年齡最小的老三,跟著最小的女兒,如今都是別人眼中響噹噹的億萬富豪。可即便這些子女有出息,每年春節的時候,他們都會想辦法回鎮子陪父母過年。
當然,長子跟老二因公事無法回來過春節,老兩口也能體諒。對老一輩子人而言,他們也清楚不能因私廢公的道理。好在兒媳跟孫子孫女,都會回小鎮過年。
忙完這些事,牧山河也特意抽空去了趟省裡,再從省裡折返回市裡跟縣裡。這一圈轉下來,總算將年前需要走動的人,也全部親自的走了一遍。
對那些私交甚密的人而言,他們對牧山河的親自造訪,心裡也覺得很高興。事實上,只要跟牧山河打過交道的人都清楚,這個年青人有親和力,而且說話真的算話。
終於迴歸農場的牧山河,知道距離春節還有幾天,他也隨即找來趙志誠等人道:“今年咱們搞次冬捕,把水庫裡的大魚網些上來,算做農場的福利,咋樣?”
“成啊!咱們農場水庫裡的魚,吃過的都說好。給職工發福利,會不會太奢侈了?”
“奢侈什麼?再好吃,那也只是一條魚。這幾年,雖說咱們時不時釣魚打牙忌,可釣的速度那有繁殖的速度快些?撈些上來,讓剩下的魚更好的生長。”
“成,反正魚是你的,你說咋整就咋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