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醫院、學校建的地方,距離鎮中心也不算太遠。如果這裡能發展起來,對鎮裡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尤其是新建成的醫院,醫療條件比市醫院都高階啊!
從各地招募來的醫生,還有跟省醫學院校簽定的實習協議,大批經驗豐富的醫生也陸續抵達醫院。而醫院有西醫自然也有中醫,大大緩解小鎮的醫療壓力。
甚至近來一段時間,連縣裡市裡都有一些病人,專程跑到醫院這邊來看病求診。病人一多,醫院修建的招待所還有食堂等等,自然也是不愁招攬不到客人啊!
視察醫院時,看到前來求診的病患,牧山河也跟身邊的院長道:“醫院收費方面,一定不能定的太高。原本我建這所醫院,只是為滿足農場職工求醫問藥。
可眼下醫院名氣逐漸變大,將來跑來求醫的病人肯定會越來越多。對於這些前來求醫的病人,你們也要儘量給予照顧。做好服務,卻也不用太過縱容。
雖然我沒指望醫院能賺錢,但我同樣希望,醫院能儘量做到自負盈虧。其次就是,培養更多的醫務人員。如果有什麼難處,你們也可以隨時告訴我。”
“好的,牧少!說實話,就我們醫院的醫療器械跟裝置而言,恐怕比省醫院都絲毫不差。正因如此,省裡跟市裡不少醫院,都希望派醫生過來實習。”
“實習可以!但派來的醫生,一定要有醫德,而非那種半桶水。除此之外,醫生也必須有相應的實習期。最低也要一年或者兩到三年,這也算是實習費用。
其次,實習名額由我們提供,再讓他們進行推薦。還是那句話,來學習或者實習可以,但不能薅我們的羊毛或者過來鍍金。如果有這種情況,一律給我拒絕。”
“好的,牧少!”
藉著視察的機會,牧山河也跟中醫科的主任交待,多收購一些國內的藥材。反正醫院的中藥儲存倉庫夠大,一些儲存期限長的藥材,也可以多購買一些。
事實上,相比西醫科購買的藥品,中醫科的藥材再多都不愁浪費。對於聘請來的那些中醫師,在看到如此充沛的藥材倉庫,自然都非常的高興跟欣慰。
只是從始至終,他們都不知道牧山河懂中醫,而且醫術比他們所謂的大師都高。跟西醫科相比,醫院的中醫科還有專門的科研室,專門研製中成藥。
在牧山河看來,中藥在民間還是有不少秘方。這些秘方,有些都可以調配成中成藥。如果藥效合格的話,將來都能安排參王藥業進行生產。
甚至牧山河也告訴這些招募的老中醫,如果他們願意提供藥方的話,後續根據他們藥方生產出來的中成藥,他們同樣能享受相應的銷售分紅。
只要他們的藥方賣的好,那麼靠著這種分紅,他們不但自己能受益,即便他們將來過世,直屬親屬也能繼續享受這種收益分紅。這好事,這些老中醫又豈會拒絕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