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發生的時候,李察正在別墅附近排練戰術。
在別墅木籬前,那一片靠著湖岸的草地裡,他每隔十公尺豎了一個用木板做的標靶,排成一整排。命令五匹巨狼待在六七十公尺開外的地方,輪流朝那些標靶裡發射它們的魔法——火焰濺射。
一道道細線般的火流,朝標靶那飛射而去。
標靶接二連三被火焰吞沒,往往騰的一下後,就化為漫天飛灰。
李察訓練的不止是盔狼們的準頭,還有協同能力。
瞄靶練習,只有當五發火焰同時擊中目標才算成功。
這麼做是因為戰術的一大要點,是“以多打少”的區域性優勢。
往大了說,歷史上諸多以小勝多的戰爭,其實依靠的卻是以多勝少。少的是整體,而多的是區域性。將優勢軍力集中一隅,在某一區域性區域獲得壓倒性的優勢,以此以小勝積大勝。著名的田忌賽馬,可以說對這一戰術思想的高度凝萃。雖然己方上中下三馬皆劣,但佈置成上對中,中對下,下對上的格局,一樣能勝二敗一,獲得總體的勝利。
這一方面,最出名就是斜面戰術。
當然,李察也明白自己這頂多只是小隊作戰,和那種數萬人的大戰役不能比。但即使這小的方面,也有許多突出表現,比如騎兵戰術最為高明的騎牆佇列。
盔狼們的火焰濺射魔法,屬於弓弩一類的遠距離攻擊,這方面的協同自然不用像騎兵那樣緊密排成一排,但卻更考驗它們出手時機,以及臨陣對敵的反應。
五道同樣到達,展開攻擊的濺射魔法,可和相繼到來,接二連三的那種,有著天差地別。
望著前方的草地冒起縷縷白煙,坐在椅子上的李察頻頻點頭。
五匹盔狼由於跟隨他之前,就已經很長時間一同狩獵。所以在這裡,它們很快適應了節奏,最後十數個標靶完成的都極為完美。
當火焰濺射一完成,李察又動起了它們“寒冰飛刃”的注意。
正當第一輪飛刃被盔狼們射出去,對面這片帶著標靶的空地卻迎來幾個不速之客。
李察用作訓練的這片開闊草地,正在一處湖岸邊,它的左側是茂密的松林。這時,林地中陡然有尖利的鷹唳聲響起。
下一刻,坐在椅子上的李察瞪圓了眼睛。
兩個隱約成人形的黑點,從松林的邊際竄出,拐到了湖岸這邊的開闊地。
她們一跑出來,像發現了什麼,筆直朝自己這邊挺進。
又一聲鷹唳後。
倆人跑出來的那片松林,從樹冠層猛地竄出來一個黑影,迅如飛矢,看樣子像鷹隼禿鷲一類的大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