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以後想見我了,也可以寫信給我,我得空了,就來蘇州看看你。”
那一刻,李柔孃的眼淚控制不住地往下流。
即使是第一次見,卻像是已熟悉多年一般,她走過去,輕輕地抱住他,道:“有機會,我也上京都探望您!”
雖然他很瘦,但卻很結實,抱過去很是溫暖。
李柔娘後來知道,他是太傅,官職不低,但卻很是忙碌,抽時間來蘇州後需要趕回去處理朝事。
為了能讓李秀才安生度過晚年,孟太傅認為李柔娘暫時可不用認回孟家。
李柔娘覺得這事無所謂,而且她一直跟著李秀才生活,外人也只知道李秀才才是她的父親。
孟太傅待了幾天,便回去了。
後來,李秀才去世,李柔娘為他辦理一切後事,按著最高的標準。
即使不是親生父親,卻勝似親生父親一般。
後來,李柔娘懷上二胎,大夫告之那是一對雙生子。
她很是高興,也寫信告訴了遠在京都的生父。
可是,她卻中毒了,毒性很烈。
那貴人為她尋來大夫,日夜診治,一個月後,才恢複了走路。
而遠在京都的孟太傅也得知了此事,讓他的養女孟祈雲帶著兩位解毒高手前來。
孟祈雲一來便住了一個月,看著她毒素清除後,才返回京都。
後來,李柔娘生下一雙兒女,可女兒一出生便哭鬧不止,後來發現,她身體自帶胎毒。
於是,她又開始了四處尋醫。
而遠在京都的孟太傅,早在李柔娘生産前便讓孟祈雲帶著一堆禮物到來,得知這個訊息後,她匆忙離去,待她返回時,又帶來了兩個大夫。
而後,每隔一段時間,孟祈雲都會為她尋來大夫。
有時她會與大夫一起到蘇州,有時只有大夫帶著書信前來。
當年方老夫人不滿李柔娘日日只為這個體弱的女兒奔波,對她稍有怨言。
可想到遠在京都的生父依然牽掛她,為她想盡方法從全國各地尋來名醫。
那時的她心裡覺得踏實,感覺到始終還是有孃家人在為她著想的。
便想著,待玥兒身體好些了,她便帶著孩子到京都去探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