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觀音死死抓著林近的衣服不肯鬆手。
“官家今晚留下吧!”
林近搖了搖頭,反問:“你想讓朕傳染風寒?”
“臣妾不敢,等我病好了官家再來吧!”
“再說。”
蕭觀音看著林近離開,心裡的石頭落地,躺下昏昏沉沉的睡了過去。
林近回到御書房思忖良久,大戰一開啟,蕭惠全族確實可能遭受耶律洪基的遷怒,這其中自然也有蕭觀音的關係。
他還是將張勝叫進了宮,讓他佈置在遼國的密探多注意蕭惠家的動靜。
遼國皇室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比如蕭觀音其實與耶律洪基是表兄妹關係。
蕭惠娶的是更是耶律宗真的妹妹,所以林近並不想留著這些人。
總之該做的都做了,至於結果就看蕭家的命運了。
林近交代完政事又出了宮,他去檢視蒸汽機的進展了。
皇城前那條火車軌道已經拆除,又在外城建了一處火車站,韓公廉的工部已經著手施工汴京城到洛陽城的鐵軌了。
東京到西京整整四百里的路程,修建這處鐵路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
林近堅持花這筆錢,他明白基建的重要性,他心中早已做好了規劃,先建設汴京城到洛陽的鐵路,隨後是洛陽至京兆府,汴京城至揚州,揚州至杭州。
這其中還要解決橋樑的問題,其中黃河大橋和長江大橋才是最難的,估計要許多年鐵路才能貫通南北。
好在只要滅了遼國和高麗,這片土地就再也沒有強敵了,未來幾十年時間足夠他折騰。
位於汴河邊的蒸汽機作坊吸收了大量人才,汽車、火車、輪船同時研究,工作人員達到了一千五百人。
這些機械林近都沒有讓他們量產,他們要做的就是不停的改進,一臺機械製作出來剛落地,就立刻又開始新型號的設計製作。
鋼材的需求量暴增,林近不得不再下令多建幾處鍊鋼作坊。
林近從來不吃獨食,即便他當了皇帝也是如此,大量的股份被賣了出來,手裡有閒錢的人自然不可能再錯過這種好機會。
大宋上下都知道官家的專案必然是穩賺不賠的,有了錢作坊建來不費吹灰之力。
國庫裡的錢大多被林近投資建各種作坊和基礎設施了,只有三千萬貫備用金用來救急救災用。
朝廷每年的收入幾乎是有多少花多少。
而老百姓們此時可種植的作物太多了,再加上種子的改良,土地的合理分配,導致他們都富裕了起來。
家家戶戶開始翻修房子,各種小作坊開始興起。
沒有錢的可以找投資錢行貸款,但是要接受錢行的評估才行。
隨著水泥路逐漸覆蓋,運輸越來越方便了,大宋境內的人們都在忙著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