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國一看宋軍直接退到了黃龍府頓時感覺大事不妙。
黃龍府正對著高麗半島,雖然距離不近,但是這幾百裡的路程對於騎兵來說只是瞬息之間的事。
林近留下契丹人最主要的原因是契丹人已經被漢文化同化的差不多了,遼國本就以儒家治國,又大多信奉佛教,統治他們比統治党項人容易多了。
而且北方苦寒,中原的漢人大多不會願意遷徙到這裡。
可喜的是遼國的漢人實際上比契丹人多的多,只要過個百十年,契丹人就會變成極少數。
汴京城裡高麗使節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年多來他不停的在疏通關係,試圖與大宋復親,然而始終不得門路。
此時朝中對於攻打高麗確實分成了兩種意見,高麗並不好打,因為隋朝和唐朝都有失敗的案例。
文官們大多是不支援攻打高麗的,更是將隋煬帝三徵高麗拿出來說事。
他們爭辯不休,林近也煩了,打一個小小的高麗還要這麼爭辯,以後皇帝不管事了這個國家能治的好?
林近索性不管了,他讓政事堂商量這件事,支援打或者不打,必須拿出論據。
支援打的肯定是覺得打的贏,那就拿出打的贏的論據。
支援不打的就是覺得打不贏,同樣也要羅列出打不贏的論據。
林近的意思很明顯如果能打的下來就一定要打,他這樣一搞直接把政事堂難住了。
此時就連大宋的老百姓都知道了朝中大臣因為打不打高麗吵了起來。
高麗使節覺得太憋屈了,大宋如今已經將自己當成了天朝上國,他們高麗只是待宰的羔羊,是死是活只在一念之間。
但是他也不敢賭,如果大宋贏了高麗會不會像交趾一樣被滅族呢?
高麗使者李專頓偷偷聯絡上了倭國使節,倭國同樣害怕大宋那龐大的艦隊,兩方一商量竟然暗地裡達成了同盟,如果大宋攻打高麗,倭國就會派兵支援高麗。
很顯然只要高麗一滅,大宋的下一個目標很可能就是倭國了。
大宋現在太強
大了,人口在快速增長,百姓越來越富足,中原地區的土地雖然緊張,但是佔領的西夏、交趾及以南、遼地都荒廢著大量的土地。
再過十年國力就會膨脹到睥睨天下的境地,周邊的國家都在瑟瑟發抖。
耶律洪基和他母親蕭撻裡及親人被安置在一處小院子裡,限制了人身自由。
蕭惠的家人也被安置在了隔壁。
其他契丹皇族就沒那麼好運了,都被當做苦力修黃河去了。
耶律洪基和蕭惠能受到如此待遇,是因為耶律翰裡太和耶律跋芹、蕭觀音是林近的女人,否則他們連活命的機會都沒有。
一直和林近冷戰的耶律翰裡太、耶律跋芹、蕭觀音三人終於忍不住來找林近了。
遼國都滅了她們還能怎麼辦,至少家人還活著,在這一點上她們應該知足才對。
比起西夏和交趾來,大宋給遼國的待遇好太多了。
林近對這三個女人的胡鬧也很頭疼,如果不是因為他是來自後世的靈魂,這三個女人估計都得死。
“你們不要怪朕,朕作為大宋的皇帝征戰四方乃是職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