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近卻在紙上將鐵軌和火車的樣子畫了出來,更是在汴京城地圖上自西向東畫了一條直線。
“你們先製作出鐵軌鋪好,再研發一臺可以在鐵軌上跑的蒸汽機。”
沈括聞言一臉苦逼,這邊還沒完,新的任務又下來了。
眾人都很期待所為的蒸汽機車到底是如何在馬路上跑的,好在不會等太久了。
半個月後又是一年新春,豬崽經過一年多的養殖後終於出欄了。
這年頭人們雖然不至於吃不飽,不過普通人家每個月能吃上一兩次肉就已經很不錯了。
市面上的豬肉很快就供大於求了,接下來豬肉降價是必然的,好在現在大宋吃豬肉的人多了很多。
林近也知道豬肉降價是攔不住的,他也只能等市場自行調節供需關係,也許一兩年後豬肉就不會這樣大副波動了。
無論豬肉貴賤百姓們必然會想辦法養豬,因為地裡需要大量的肥料,只靠一家人的糞便是遠遠不夠的。
即便養豬賠了點,但是地裡長的多了,兩相一平均還是賺的就夠了。
然而這樣會導致豬崽的價格奇高無比,好在林近提前給王珪打了預防針,讓農部專門建了豬崽培育基地,隨著養殖技術的進步,豬崽價格必然會回落。
豬肉以勢不可擋的直線趨勢下降,大量的生豬賣不出去,大宋的百姓們只能含著淚將養了一年的豬殺掉,拿出去賣掉一些,賣剩下的一家人含著淚慢慢吃完。
第二天一家人又興高采烈的迎回了新豬崽,他們堅信明年豬肉肯定不是這個價。
最高興的還是家裡養了母豬的,一窩豬崽子可以賣出一家人吃一年的口糧。
當有人知道老百姓即使賠錢也要養豬的原因後,開始從事專門的豬崽培育,這也是林近願意看到的。
新的一年林近開始對最棘手的土地下手了,王安石和李規將起草的土地法送到了政事堂。
直接剝奪大地主的土地顯然是不可能的,林近選擇固定土地產權,規定每人最高土地佔有數和每人最低土地佔有數。
紫宸殿。
林近坐在龍椅上。
富弼、宋庠、韓琦、歐陽修、呂公弼、包拯、司馬光、王安石、王珪等幾十人立於兩側。
王安石緩緩將土地法草案唸了出來。
“每人最多佔有土地一百畝,最低佔有土地五畝。”
“多出來的國家予以收繳,地少的國家予以補足,人多地少的地方則要將多出來的人口遷到人少地多的地方去。”
“土地所有數朝廷每五年進行一次全面統計,期間每年會不定期抽查。”
“官員與地主、士紳等勾結試圖隱瞞土地者依律處以絞刑,家屬全部發配南疆交趾、占城等地。”
當大殿內諸位大臣們聽王安石讀完土地法後,心中震驚無比,這樣一搞怕是要天下大亂呀!
富弼道:“官家此法不可用啊!”
林近搖了搖頭,他要解決土地的問題就要快刀斬亂麻,必須殺一批人立威,否則那些人不會遵旨這部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