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西府樞密院的人也到了御書房。
章得象道:“官家西北大捷,拿下了興慶府,需要儘快派出官員進行管理。”
他哪裡知道拿下是拿下了,守不守得住就另說了。
韓琦道:“戰報上所言李元昊主力並未受損,只怕我軍立足未穩,臣以為應再增十萬精兵支援。”
趙禎聞言一愣,再增兵十萬,那樣這個大宋怕是要變成他林致遠的了。
賈昌朝道:“韓樞密!朝廷已經沒有兵力增援西北了。”
夏竦道:“此時西夏仍有三十萬可戰之兵,我大宋才派去多少兵力?我大宋拿下那麼多城池都是分兵留守的,不派兵支援如何能對抗李元昊的三十萬大軍?”
趙禎搖頭道:“朕已經沒有多餘的兵再派過去了,他們既然能打下興慶府想來打敗李元昊也不是問題。”
趙禎一錘定音,所有人都明白此時官家已經對西北的林近和狄青生了忌憚之心。
“朕叫諸位愛卿來是商議一下如何對西北將士進行封賞,你們要儘快拿出個章程給朕!”
他這是要收買西北將士的人心了,這是告訴西北的將士,軍餉是朕給的,官職是朕封的,你們不要反叛朕。
“臣領旨!”
“臣領旨!”
“......”
林近如果在此肯定會說趙禎太小家子氣了,京城的上司軍派出兩支去西北,誰還能收買了去?
宰輔們準備離開時趙禎又道:“三司使葉清臣請求回鄉守喪,諸位宰輔可有新人選推薦?”
章得象道:“臣覺得監察御史包拯可擔此任!”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道包拯不屬於任何派系,你倒是會挑選人。
趙禎笑道:“章相此言甚合我意,那就如此擬旨吧!”
包拯就這樣輕鬆的在改革派與保守派的夾縫中當上了三司使。
此時西北的局勢再度變換,李元昊調嘉寧軍與自己合兵一處,駐紮到了鹽州城。
狄青繼而向後退到了溥樂城和萌井城之間,兩軍再次回到了年初的位置,似乎要再次打完上次未打完的決戰。
兩者兵力再度到了旗鼓相當的數量,然而此時大宋拿下了興慶府士氣正盛,西夏計程車氣則是差了很多。
西平府的投石車拉到溥樂城外的時候,李元昊終於坐不住了,這次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對方再來砸城了。
李元昊準備將兵馬拉出了鹽州城,這樣預示著雙方準備在鹽州和溥樂城之間的百里範圍內展開一場大戰。
此時興慶府外的西夏軍隊已經集結了十一萬人,隨時準備對興慶府發起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