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在宋時叫做石炭,大宋煤礦大概開採到地下五十米了,這也代表著煤在此時已經是重要資源了,北宋柴荒嚴重導致石炭成了家家必備的東西。
林家作坊和農莊都要用到石炭,不過都是塊狀的。
城內的石炭行都很小,一筐一筐的擺在店鋪裡,並不是像後世那般有一大片儲存場所,大倉庫應該在城外而且是官營的。
掌櫃是一個頗顯富態的肥胖男人,這大概是掌櫃兼東家了。
“你們這裡可有石炭粉末出售”
掌櫃笑道:“客人想要多少”
“先來五十石吧!”
掌櫃被林近的大口氣驚的不輕,五十石粉末,就是將近一萬多斤,自己這小店鋪哪裡有那麼多。
“客人開玩笑了,我這裡沒有那麼多。”
林近估算著如意樓和自己家用到開春大概能用這麼多,看樣子粉末沒什麼人專門經營,
“掌櫃有多少?”
“不多隻有幾石的存貨,普通人家買回去做成石炭餅子用一般用不了多少。”
這個他倒是知道的,石炭餅沒有透氣孔還比較浪費材料,林近的蜂窩煤卻是要加兩成黃土的,這樣可以節省不少成本。
“你有多少都給我送到朱雀門外的林家作坊吧!”
掌櫃狐疑,這人也不問問價格的嗎?
“客人,石炭粉市價二十文一斤。”
“知道了!直接送過去會有人結賬。”
“好的,半個時辰左右保準給您送到。”
既然市面上石炭粉不多,林近也沒有再去找,他準備回頭吩咐下面的人與官方石炭行去談這件事。
竹石書院,林近三四天沒去了,他又吩咐張明架著馬車去了書院。
林近這邊的學堂並沒有停課,許惜仍然在給她的二十多名學子蒙學。
沈括和劉永年兩人正在忙著解決林近交代的任務,製作彩色墨以及造紙。
林近給他們在書院邊緣處找了一間房子做這兩件事。
劉永年對於自己這個無良老師能抽空來看自己很是意外。
“先生怎麼有空來此”
林近看著擺放整齊的各色染料,這讓他很驚訝,這才半個月不到墨水竟做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