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陛下駕崩後,不足五歲的皇長孫順利繼位。
實權落入了長公主的手中。她攜幼帝垂簾聽政,雷厲風行地重振朝綱。
梁家等各大世家一朝傾倒。衛寧瑤的前婆母悔不當初,連道不該娶衛氏女。結果聽聞衛寧瑤以身殉國立了大功,又嚷著求陛下看在衛寧瑤曾是梁家婦的份上網開一面,奈何無人聽她的胡言亂語。
罪大惡極的定遠侯府卻只被判了抄家流放,因刑罰太輕,惹得不少朝臣不滿。
但我知曉其中緣由。
我隨沈菱去了京都,入天牢見了衛元鴻。
他靠著石牆端正地坐著,衣衫整潔,發髻打理得一絲不茍,盡管四肢戴著鎖鏈,依舊如朗月清風。
獄卒開啟了牢門,我隔著十步的距離默默望著他,不知該說什麼。
直至他沖我揚起笑容,說:「寶兒姐,你還願意來見我,真是太好了。」
我頓感有一隻大手扼住了我的脖頸,令我呼吸不得,艱難地問他:「為什麼不早點回頭呢?哪怕就早一點點……」
他依舊笑著,眸光漸暗,染上了一層霧氣:「我沒得選啊,寶兒姐,我打生下來就沒得選啊……」
晉王大勢已去時,衛元鴻把定遠侯府的所有罪證都呈給了長公主,牽扯出了大半朝臣,成了長公主手中的利刃。
定遠侯驚懼而亡,大夫人觸柱自盡,但長公主看在衛寧瑤為國捐軀,以及衛元鴻認罪態度良好的份上,法外開恩,留下了定遠侯府的血脈。
只是,衛元鴻擔下了大半的罪名,不得不死。
他不死,不足平民憤,無以穩臣心。
衛元鴻倚著牆壁,嘴角緩緩流下一行黑血,自言自語般呢喃著:「寶兒姐,定遠侯府,是一片沼澤。我不夠勇敢,我逃不出去……」
定遠侯府與晉王的勾結根深蒂固。衛元鴻自幼被教匯入孝出悌,擔起整個家族。他做不到大義滅親,放不下衛氏一族的榮耀,也沒有勇氣去抗爭壓在他身上的「父為子綱」。
他只能清醒地沉淪,一點點步入死局。
「這樣就好,只要你記得我就好……」他因疼痛而額上生滿了細汗,「寶兒姐,我死後,把我一把火燒了,骨灰撒入江海……我……寧可從未……來過這人世間……」
我閉上雙眼,僵硬地轉過身去,一步步離開。他的呼吸聲驟然急促,哽咽著哀求道:
「寶兒姐,我想吃糖……」
我的雙腳頓如千鈞重,驀然發覺,我始終欠了他一顆糖。
可是,寧瑤死了,我的糖也沒有了。
我終究一步步離開了牢房,身後只餘一聲嘆息,和鎖鏈拉扯的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