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問天下第一泉在哪兒啊?不知道!劉方沒說過!
您問趵突泉是第幾泉?不知道!趵突泉在哪個山溝裡?
谷簾泉?也不知道!看名字好像是瀑布啊,怎麼感覺就像是劉方寫的《西遊記》中的水簾洞啊。
您說
(本章未完,請翻頁)
我咋啥都不知道啊?我知道那麼多幹嘛啊,劉方都未必知道那麼多,您說是不。
這,都是後話。
直播主畫面再次轉移到了外間的表演區。
劉方走進表演區後,從樂器那裡挑選了一把二胡,邊向表演區中央走,邊和觀眾交流道:“華夏國的二胡是一種很神奇的樂器。它沒有像華夏國古典樂器古箏、古琴的枕,也沒有西方典型絃樂樂器吉他的品,它只靠練習者對它的熟悉走位,也就是把位來發音。更令人驚奇的是,它只有兩根琴絃就能表達很完整的音樂,而不是像小提琴有四根弦或者吉他的六根弦,可謂以最少的琴絃表達了最完美的音樂。演奏的弓弦包括短弓、長弓,演奏技巧更是太多了,有切分弓、顫弓、頓弓、提弓、小抖弓、斷弓,等等。演奏指法上,摳柔、壓柔、不柔的相對比較,及滑音、顫音、打音、帶音、大小滑音、原位上下滑音和各種裝飾音的靈活運用,加深了二胡演奏的表現張力。”
此刻,觀看直播的中央民族樂團的二胡表演藝術家和中央戲劇學院的老教授們都驚呆了,劉方所說的這些二胡演奏技巧很多是大家都知道並掌握的,這也說明劉方是行家。可,也有劉方說的演奏技巧是大家聽都沒有聽說過的,甚至連名字都沒有聽說過。比如,這個世界的二胡都是長弓,標準或者說是規格都是一致的,也就沒有長短弓一說。所以,大家都瞪大了眼睛,就想看看劉方是不是真的會在下面這首曲子中展示這些演奏技巧,是不是真的有他們所不會的。甚至,是不是他會用出一把短弓展示一番呢?
看直播的陳茜頓時就緊張起來,手腳又漸漸冰涼了許多。打小教自家兒子民族樂器的可是自己,自己都沒聽說有什麼長短弓一說,更沒聽說過一些二胡演奏技巧,難道是兒子長大離開家之後學會了那些的?可別出什麼意外啊。
劉方在表演區中央的琴凳上坐好了之後,先是稍稍醞釀了一下自己的情緒,才向著表演區的直播主鏡頭稍一點頭,開始了自己的演奏。
很多民樂音樂人注意到了,劉方所用的琴弓真的要比當下二胡的琴弓短上一些。看來,這就是劉方所說的短弓了。而前世阿炳所擅長的就是短弓演奏,所以,劉方都是完全按照阿炳的演奏來套的。
樂曲的引子部分開始了,這部分是以四拍組成的短小音調作為開端,以一個下行音階式短句,發出了一聲飽含辛酸的嘆息。二胡以輕微的聲音,低沉含蓄內在的音色,把聽眾帶入到音樂所描寫的意境中。
事後國內著名二胡演奏家喬忠先生認為:“這個引子就這麼一、二小節的一句,卻讓我覺得它是所有我們聽到的民族音樂作品裡邊,應該是最精彩的引子,沒有之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