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晚上12點一過,一家人圍攏在一起吃守歲餃子,而且,只有一枚被水洗加開水滾過的錢幣包在守歲餃子裡面。
當晚,全家都用期待的眼神看到劉方挾起一個餃子,然後再看到他齜牙咧嘴地從嘴裡拿出一枚鋼鏰的時候,全家人一片歡騰。吃到這個鋼鏰,就代表著他有一年的福運。
劉方不知道那個餃子是不是被特製了,或許包的方式不同,為毛家裡人都有這種反應?
當地還有一個風俗,或許與眾不同。那就是,全國各地好像初二回孃家門的風俗比較多,琴島這裡講究的是初一是近前的親戚拜年,初二串遠方親戚,初三回孃家門。這一點,差異較大。
老媽老爸從來沒提過回孃家門。劉方的記憶是,老媽也從來沒回過孃家。當劉方還年幼的時候,曾經問過姥姥姥爺在哪裡,但被老爸岔開了過去。他內心是成年人的判斷力敏感地知道,這個不能提。所以,他以後再沒問過。或許,這涉及隱私。或許,這涉及傷痛。
第二天早晨,劉方起床後,連臉也沒洗就跪在老爺子的面前磕頭:“給爺爺拜年了,爺爺過年好。”
然後,又跪在父母面前:“給爸爸媽媽拜年了,爸爸媽媽過年好。”
不講究說“新年快樂”,這裡的習俗就是隻要“新年好”或者是“過年好”,最習慣說的是“過年好”,這代表著新年後一切都好。這也是風俗文化。
“哈哈哈,好好好,方方快起來。”老爺子和老爸老媽都拿出了自己準備的紅包。這孩子雖然有錢了,但他還小,大人給壓歲錢是本分。錢不在多,有心則誠。大過年的,有紅包錢揣在兜裡,這叫“壓腰”,代表著一年都能有錢,硬氣。
初一早晨的早飯依然是餃子。這是前一晚包交子餃子的時候一起包的,這也是習俗——兩回餃子。半夜交子一次,初一早晨一次。半夜交子大家似乎都明白,交子交子,所以就吃餃子。至於為啥初一早晨依舊是吃餃子就很多人不明白了。劉方也沒問過。
劉招夫妻倆有很多的同事需要去拜訪,所以,也就早早開車出門了,有車就是方便。
劉方和爺爺在家裡就時不時接待一下劉招和陳茜來拜年的同事,而且,來的很多。很多人對劉方很熱情,似乎每個來訪者都知道劉方,隨口都能說一說劉方世運會的事蹟,或者是《方方童話》,或者是送給流浪歌手的歌曲《水手》。
劉方明白了。這尼瑪就是套近乎的啊!往年沒有什麼人來給自己父母拜年啊。今年這麼多,這還用說嗎?老爸老媽都開上車了,用上手機了,兒子劉方名聲在外了。真是:豪門賓客盈,貧戶雞犬寒。
劉方無語了。看來,還是做好自己最重要啊。
“叮鈴鈴~”劉方的手機響了。他藉機擺脫了一波客人,回到了自己的臥室。
手機來電是上都的座機電話。
“喂?你好,請問……”
還沒等劉方說完,何文靜的聲音就傳來了:“是我。劉方,新年快樂。”
劉方有點驚奇,小美女居然知道自己手機號碼。但他也很快樂地馬上回道:“是你啊。新年快樂,靜靜。”
聽到劉方稱呼自己“靜靜”,何文靜有一種久違的舒心感覺:“嗯,你們過年都很好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