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半途去洗手間?”審問者。
“我去洗手間是為了把劉方的尿樣都調換成我的尿樣。”
觀眾和記者很無語。這人也是夠拼的,居然服用了興奮劑。
“你都換了誰的?”
“換了劉方的兩瓶,換了瓊林的A瓶。”
“怎麼換的瓊林的A瓶?”
“事先準備好的。”
“為什麼只換了瓊林的A瓶?”
“有人進來了,我也沒尿了,不好再繼續待下去了。”該官員尷尬地說。
記者和觀眾爆笑。這尼瑪得多沒尿性啊。但這個解釋也說明了為什麼瓊林第一次尿檢沒被查出來。
“實際上,我更換劉方的只夠一瓶半,我勻出了兩瓶。”他繼續解釋道。
記者和觀眾爆笑不止,有人的眼淚都笑出來了。這個尿檢官員太奇葩了,這你還用交代嗎?
“你為什麼這麼做?”
“是美因國代表團田徑隊教練鮑西找到我的,我們以往有合作。”
眾人驚呼,哇,這個資訊量太大了,牽涉面很廣。
畫面一轉,鮑西被審問。
“你是否聯絡了百米尿檢取樣官員?”
“是的。”鮑西知道一切都完了,所以沒有隱瞞。
“你都給誰提供了興奮劑?”
“有瓊林,有……”鮑西說出了一些美因國田徑選手的名字。
當鮑西說出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體育明星名字的時候,世界轟動了。
“要不要這麼搞笑?原來一直是美因國田徑隊在賊喊捉賊啊?”
“美因國人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啊。”
“差點冤枉一個世界體育奇人。”
“我怎麼就沒有動動腦子呢?三場比賽,唯獨中間的百米比賽出問題了,這本身就很有問題。”
“我們太輕易相信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