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九月了,發行一個多月的《方方童話》已經徹底穩住了,進入了緩慢增長的階段。
這一天,老楊辦公室。
我他孃的。這個超越了當代最熱門圖書十幾倍的數字最終呈現在老楊的辦公桌上的時候,老楊爆粗口了。太逆天了,太逆天了。
老楊很清楚,自己當初定價是把書本成本、人工費用和銷售成本都算上了,再和利潤按照1:1的比例算的。說實話,自己定價的時候是下了狠心的,有點心黑。一套書的銷售收入是30元,利潤大致就是15元,130萬套書大致的利潤是接近2000萬元,按照40%付給作者,那毛利就是700多萬,接近800萬元。扣除剛剛施行的所得稅,那付給作者的大約就是500多萬。
500萬?嘶,老楊倒吸了一口涼氣,差點從椅子上蹦起來。
500萬啊!現在萬元戶都是稀罕的人種,這傢伙居然一下子就是500萬的擁有者了。現在一元錢都能當錢的時代就擁有500萬,這得能買多少東西啊。而且,還僅僅是靠一部書就實現的。這也太令人難以置信了。
老楊嘆息一聲,人家作者是真的很清楚自己作品的商業價值啊。老楊不禁懷疑,當其他版權,尤其是自己這一行的翻譯出版社也參與進來的時候會是怎樣?
老楊打了一個哆嗦,不敢想了。
至今都以為和自己溝通版權的就是作者,老楊對這個明顯口音還年輕的作者產生了好奇。
不管怎麼樣,還是給人家付賬吧。畢竟,編輯部也賺得盆滿缽滿。隨著書款及時的回籠,因為加印而貸款的錢也早早還上了。甚至,現在單位的辦公條件那也是舊貌換新顏了,獎金髮得也是上上下下喜笑顏開。
當然,這麼大的一筆錢不可能是郵寄了。之前已經核實過作者本名就叫劉方的編輯部也體貼地以劉方的名義辦了一個戶頭,轉進去了500多萬的華幣。然後,派一個工作人員趕赴琴島,當面交給本人最妥當。同時解釋一下,編輯部已經代替作者納稅了,並且給人家納稅憑證。這是最最現實的做法。
當工作人員按照約定進門的時候,看到了一對年輕的夫婦帶著一個大約十一二歲的男孩在迎接自己。
這不能怪工作人員的眼光,這小子因為練武,活動量大,再加上先天功的促進,骨骼發育很快,看上去的身高遠超同齡人。
落座,上茶。
寒暄過後,工作人員拿出了存摺和納稅憑據:“劉先生,這個是已經納稅後的結算款,這是納稅憑證。請劉先生過目。”
劉招拿過了存摺和納稅憑證,先開啟了存摺。陳茜也好奇地湊過來看去。
嘶,夫妻倆人都吸了一口涼氣。那一堆堆讓人眼暈的數字直接讓夫妻倆大腦宕機了。
緩過神來的劉招看了看劉方。
劉方呆萌地看著自己老爸。其實,他早就已經在心裡對自己大致能得到多少錢有了猜測,也就沒湊上去。這一點又是很有別於其他同齡人的地方,只是劉招夫妻倆此刻都被眼前的事情驚呆了,全都沒關注到。
劉招看向了工作人員:“這都是我們的了?沒有搞錯吧?”
“當然沒有搞錯。金額是538萬多,請你們仔細看一遍,有沒有問題。”
陳茜這會兒終於靈魂附體了,拿過存摺就在心中數了數那堆讓她眼暈的位數。完全正確!
“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