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國是發昂斯國的簡稱,是西歐強國,與西歐島國英克萊國幾乎隔海相望。
劉招也很激動,知道自己父親不識字,這封信估計也是找村裡人唸的,是不是全都理解了還是未知。所以,乾脆從頭把信念了一遍。
來信大意就是,不知道叔叔能不能接到這封信,因為這是按照自己爸爸的意思給家鄉的地址寫的。
當初爸爸隨著軍隊敗退到寶島,然後很快就離開了部隊,來到了美因國謀生。因為不能回到祖國,他在美因國又成家立業了。
同時,也介紹了她自己叫劉望香。來發國巴離旅遊期間和自己的丈夫一見鍾情,於是就生活在了發國巴離。
最後希望能夠取得聯絡,更希望親人能來發國家裡做客。同時留下了自己和自己父親的通訊地址和電話號碼。
可以說,這封信的內容很豐富,資訊量很大,該說的都說到了。
小劉方在那裡都聽清楚了,不禁轉上了腦筋。他三歲半多了,馬上要四歲。要說他有前世的各種技能會的也很多了,這一世又有母親對他民族樂器的訓練,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呢?那就是語言!
自己既然掌握了前世那麼多的知識和能力,以後的目標僅僅是國內就太虧了。而要想走向國際,語言又是必不可少的。自己的英語(當今國際通用語言:英克萊語。美因國語言也是英語)在口語方面還需要加強。要是能去發國姑姑那裡,那姑姑從小在美因國長大的,美因式的英語肯定是純正的,或者發語也能說,有大爺爺的存在,她不會中文也是不可能的。姑父的母語肯定是發語,這個更不必說。發語可是拉丁語系之一,西歐人之所以往往會說好幾國語言,那是因為儘管語言不通,但都是拉丁語系的那學習起來就很快,這就好比我們國內全國各地的方言一樣,除了一些少數民族,母語是一致的,只是發音和語調、語氣不同而已。能在那裡生活一段時間,收穫肯定是最大的。要知道,小孩子的學習能力是最強的,孩子越小對語言的接受能力越強。
想到這裡,小劉方不由激動了,這尼瑪絕對是學習的捷徑啊。我得去!
感到孫子在自己懷裡不斷地扭動,當爺爺的肯定是要馬上安撫。老爺子拍拍小孫子的後背:“方方,怎麼了?哪裡不舒服?”
“爺爺,這個是什麼啊?”小劉方需要裝傻,迂迴。要不然,實在是太過驚人了。
“你說這個啊,這是你姑姑給爺爺寫的信。”
“哦,姑姑是什麼?”
“姑姑啊,就像你爺爺、爸爸、媽媽一樣,是小方方的親人。”
“哦,姑姑在哪兒呢?”
“你姑姑啊,她在發國……什麼來著?”看向自己兒子。
兒子馬上接話:“發國巴離。”
“哦。”老爺子又轉頭對孫子說道,“你姑姑在發國巴……梨?”
老爺子有點疑惑。巴梨是什麼梨?這是梨名還是地名?難道是大哥的女兒在一個鄉下種梨?
小劉方的小手摸著爺爺的鬍子:“爺爺~”
“哎~”
“我想去看姑姑。”
“什麼?”
小劉方的這一套組合拳讓屋裡的仨人都驚了,尤其是兒子兒媳。本來這倆人還覺得爺孫兩人的對話挺好玩,老父親說巴離的那個表情挺有趣。沒想到,自己兒子後面這一句直接就把他們嚇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