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時間,李長亨就知道玻音747應該是70年的時候,正式開始開啟商業運營。
超大航程和大載客量,在這年代基本上全是跨國飛行才會使用到。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為了銷量,玻音和泛美的關係,玻音處於弱勢。
想反過來讓航空公司追捧747,求著玻音,還得等到747300等省油機型出現。
並且米國開放對航空公司的限制。
不再以國內、國際航線,來限制各家航空公司經營範圍時才行。
想達成這目標,要是沒記錯的話,至少也得6、7年時間。
作為玻音前副總裁,泰勒會為洛克菲勒說好話李長亨不覺得有什麼意外。
雖然洛克菲勒沒控股任何一家航空公司,但大股東的身份在各家航空公司董事會的影響力可不小。
甚至就和李長亨一樣,僅僅只需要17%的股份,就能決定花旗的決策、甚至經營與投資放向。
唯一讓他擔心的是,石油危機導致油價暴漲,洛克菲勒為代表的米國油企,很快就會成為米國資產最大的企業聯合體。
不過,這或許是好事。
李長亨稍微想想就明白,按照資本的逐利性,資產保障,市場極度缺乏原油的情況下,美浮等企業比如會加大對油田、煉油廠的投資。
這需要大筆、大筆的現金。
缺錢怎麼辦?
很簡單,兼併、融資、互換股份。
這麼做雖然確實讓油企膨脹起來,但也意味著控股比例大幅下降,再一次降低家族性質的大財團對企業的控制力。
當然,提前知道訊息,也可能讓洛克菲勒有準備下,變的更加龐大。
但這同樣是花旗和李長亨本人,獲得美浮股份的機會。
想到這,李長亨掃了一眼花旗的股東,和像玻音一樣與花旗有極深關係的企業負責人們。
很快報出十幾個,影響力最大、勢力也最大的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