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和赫斯特簽了合同之後,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收集紐約家電產品的所有銷售資料。”
這就和網購初期,顧客購買慾望最大的,往往是比實體店便宜1成,甚至2、3成的家庭產品一樣。
產品金額貴,打折下來省下的錢越多。
再加上安德烈洛克菲勒這個名人當主持,還有李長亨開辦的新公司帶來的保證。
此時的米國應該會有不少家庭主婦,願意掏錢試試送貨上門這種新的銷售模式。
帶著安德烈洛克菲勒,跟著倫道爾一同來到傳媒集團的總部。
李長亨一行人的行蹤很快被傳了出去,但外界沒人第一時間就察覺出,李長亨已經不打算短時間內入股傳媒集團。
至少也要等電視銷售的規模有了一定規模,並且外界對持有這項新銷售模式的公司的估值,到了一定高度時才行。
到時候老子不花錢入股,反而要傳媒集團和那些盯上傳媒集團的財團們,為了利益自己求上門。
倫道爾作為掌控傳媒集團十幾年的存在,加上這家公司可是他父親創立的。
籤一份晚間播發授權合同,只要總經理和倫道爾這個董事長都簽字,董事會頂多只能在簽約金是否吃虧,播出節目是否有損公司形象等等問題上找麻煩。
但要是李長亨的電視銷售,提升了收視率,那今後有的是電視媒體公司,巴不得赫斯特毀約。
就以70年代的紐約來舉例子,全市有3家公共電視臺,11家地方電視臺。
開播了超過27個電影片道,可想而知競爭有多激烈。
等電視銷售成為人們眼中的香饃饃後,李長亨就是以專利來入股3大公共電視臺都不是問題。
就拿米國廣播公司,也就是AB`C來說,85年的時候大都會集團收購他,也只花了35億美金而已。
而赫斯特此時之所以貴,絕大部要歸功於19家面向全米國發行的日報。
39家週刊,以及全球範圍內超過420家雜誌刊物,所帶來的無與倫比的影響力。
可以說新千年之前,這家公司就是米國傳媒界的無冕之王。
任何一個和時尚、體育、旅遊、豪車、明星八卦有關的事,永遠避不開赫斯特。
可惜未來赫斯特會衰落下去,同樣是因為紙質媒體的衰弱。
當然,米國反壟斷法,也讓這家公司很難在電視領域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