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法魯克在李長亨看向他的時候,臉上很快再次露出笑容。
最後佈雷特沒法,只能看向玻音的總裁佩恩,尋求在雄貓戰機上,佔據一半權益的玻音的支援。
可惜別說佩恩已經猜到李長亨在算計格魯曼,就算沒猜到,他也沒任何反對意思。
不說同為花旗利益一方,花旗內部所有公司,在李長亨不斷證明自己眼光超強,接連贏的情況下,沒人敢反駁他。
而且佩恩很清楚,玻音在這生意上,賺的一點都不少。
甚至,十倍于格魯曼。
按照李長亨的設想,玻音在以澀列的150架,和米國海軍的100架戰機的專案上,確實賺不到錢。
但別忘了,雄貓戰機之前使用的發動機,並不是玻音生產的。
現在換上玻音的發動機,以澀列第一批50架的訂單來不及換上,甚至賣給米國海軍的第二批也還不上。
但150架加430架總共580架的訂單,只需要吃下後續的400架,就是800臺發動機。
一臺售價一千多萬的發動機,純盈利一般都有40%到50%。
800臺發動機的訂單下來,就是32億到40多億美金的利潤。
雖然這筆錢很可能要以5年、十年來一點點賺,但平均下來每年6億,甚至5億的利潤。
佩恩別說反駁李長亨了,跪在他面前都沒問題。
甚至,想到如此大的盈利後,佩恩心裡已經決定,今晚的談判一結束。
就聯絡玻音的大部分股東,商量如何主動把李長亨拉進玻音的體系內。
免得這麼大的純利潤都沒表示,未來李長亨憑什麼再幫玻音找專案?
而且介入雄貓專案的事,要不是李長亨提醒,玻音根本沒機會加入,也就更沒機會賺這三四十億美金。
唯一讓人遺憾的是,別看盈利如此大,可工業實體的玻音股價,因為顧客極少,受眾面小,沒辦法和高新科技企業一樣,被大部分機構、股民追捧。
市值往往都達不到每年的銷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