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長亨見法魯克眉頭緊皺,不由笑著建議道,“培訓和武器、零配件的購買方,可以是你們指定的任何一家公司。”
法魯克瞬間明白,這是變相的有錢大家一起賺。
戰爭財的收益,很可能是以億來計算。
武器和零配件購買,就算有貓膩,也不會太離譜。
但培訓方面的費用,能做手腳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稍微心黑一點,四五億培訓費都是少的。
畢竟f14是雙發雙座戰鬥機,150架就得至少300名駕駛員和火控、雷達攔截副駕駛員。
算上預備飛行員,就得6到800人。
地勤沒3、5千,根本照顧不過來。
這麼一算,四五億花在4到6千左右的人身上,一點都不算多。
法魯克思索好一會,有些激動又擔憂的說道,“亨利,就我個人來說,肯定是願意促成這筆交易的。
但,你知道的,兩批援助一共才110億美金,在戰機上花費太多,我很難向上面交代。
而且,可以的話,我們希望能獲得f14的生產線。”
“這不可能”,不用玻音和格魯曼的人開口,李長亨就拒絕。
米國人可以賣最先進的戰鬥機個以澀列,卻絕不會買生產線給他們。
這關乎一整套的先進技術,更和國家安全有關。
不過想了一會,既然大修線肯定要賣,否則飛機一出問題,沒人願意把飛機拉回米國的工廠修。
“我的底線是可以同意讓你們組裝f14,但每條組裝線,附帶5億美金的f14升級研發費用。”
這話一出,玻音和格魯曼的兩個總裁,立馬露出笑容不說話了。
老實說裝配線不賺錢,反而是賠錢貨,賣各種成品部件能賺錢,兩家公司巴不得以澀列全自己組裝。
格魯曼的生產、組裝線,剛好可以為米國海軍生產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