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恩”,勞拉聽完臉色大喜,打定主意今後一放假,就來這裡,或者其他國家的高海拔大山上適應高原環境。
再次給自己打氣道,“我肯定能成為年齡最小的衝頂記錄者。”
幾個聽到這話的記者,瞬間狂喜起來。
除了勞拉是女伯爵外,還因為李長亨承諾陪她衝頂,這就顯得太讓人意外和驚喜了。
這新聞報道出去後,本來就因為李長亨和安妮而受到媒體關注的勞拉,就更成了狗仔必然跟隨的目標了。
而也因為這些鍥而不捨的狗仔,讓勞拉今後很多年裡的舉動,基本上都呈現在了民眾面前。
等勞拉第一次探尋遺蹟的新聞再次報道出來後,盯著她的狗仔就更多了,搞得勞拉不勝其煩。
每次去探險, 首先要擺脫的不是其他競爭對手, 而是狗仔。
錄影帶看完之後,記者們急忙問道,“sir,您站在封頂時,真覺得寂寞和無聊嗎?”
李長亨聳聳肩,“我以為會很艱難,但事實卻是沒我認為的那麼難,沒有挑戰性,當然會讓我覺得無聊。”
法克,別說記者了,就連現場聽到這話的工作人員心裡的罵了起來。
要是真有那麼容易,全世界也不會只有一百不到的人,能夠無氧氣登頂。
而且這一百人裡,絕大部分還是千挑萬選出來的國家性質的登山隊。
而那些愛好者,一百個人裡,99個都適應不了8千米衝頂大本營的環境。
剩下的一個也有九成以上的人,有過至少一次衝頂失敗的經歷。
否則這年代的媒體和民眾,也不會把衝頂形容成極限挑戰中的極限。
即便未來呼吸裝置越來越先進,擺脫了缺氧的威脅後,全世界也只有五千人真正登頂成功。
但記者們一想到李長亨可是成功登月,並且在月球上行走過的僅有幾個人之一,瞬間又覺得無論他說什麼,好像也沒什麼奇怪的。
隨後大家猛的意識到,李長亨可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既登頂、又登月的人。
上帝,這新聞肯定會受到無數女人的喜歡,和男人的嫉妒。
“sir,您能說說登頂和登月的卻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