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層面積不超過65平方米,總高度不超過8.23米,無需向政府補地價。
注意是補地價。
丁權值錢,恰恰在於港島土地官有,既然官有,你想建丁屋就得有自己的地。
而且不是農田而是宅基地,這就給丁權買賣確定了基礎。
李長亨當年就一直在慢慢收購丁權,而且他還算有良心, 用地價便宜很多, 也算是邊緣地帶的慈雲山、牛頭角的屋子換丁權。
用屋子的實際價值來算,雖然面積少了三分之二, 可新界即便90年代,除了少數幾個區域,其他地方和鄉下沒任何區別。
一家有三個男丁的家庭,保留自家的農田和祖屋,是很願意用三個丁權換41平米的高樓小套房的。
而這還讓很多港島人羨慕不已。
要是再加上積蓄來補差價。
那一家人直接實現了港人夢想的住進千尺豪宅,也就是百平米套房的夢想。谷淴
這些年在新界鄉下甚至出現和流行著,老人住九龍,年輕人繼續住新界耕地生孩子的風潮。
一下子就讓李長亨獲得大量丁權。
又因為屋子換丁權等於只出不進,不僅讓李長亨在港島得到大量支援和好名聲。
還擋住了港島本地地產的入局,而英格蘭和國外資本一樣不敢輕易收購丁權。
不過,願意跟著李長亨賭一把的人不少,可七八年過去,當年壓在手裡的丁權直接成了雞肋,甚至是負擔。
因為沒幾個人的資金能像他一樣,一直用尖沙咀、銅鑼灣收租來的錢,年年投入30%持續購買丁權和建居住樓。
又過了幾天,龍根正式成為和連勝的龍頭,李家源也成了和連勝幕後錢袋子後,屯門工程的前提工作,直接由和連勝和當地的勢力談判。
錢和拳頭一結合,才是真正的無往不利。
以至於李長亨手裡7萬多個丁權,就因為專案開發,價值直接漲了3成。
一個丁權按11萬港幣算的話,光7萬個就值77億港幣,差不多9.5億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