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沒道理李長亨會放棄煉油廠和石油公司,而只要油田名義上的所有權。
不過,說真的,要是換成李長亨或者老蓋蒂自己,大概也會把油田收歸國有。
油價1.9美金時,55美分的專營費用,等於直接增加了29%的成本。
難怪當年老蓋蒂居然無法用成本優勢,擊垮一兩家排名墊底的石油七姐妹。
也難怪他為什麼非要打造全產業鏈,來壓低成本。
石油危機沒爆發之前,紗特等國家肯定已經預料到油價會暴漲。
同時沙漠土豪們,也是期待著以石油來逼迫米國等資本國家,放棄對以澀列的支援。
結果不用說,米國人沒放棄以澀列,這顆釘在沙漠的釘子也保住了。
代價則是資本國家迎來了長久的通脹和經濟衰退。
而要是油價暴漲到10美金以上,再按照協議只給土豪們55美金一桶的錢,那土豪們可就虧大了。
換成誰,也必然會尋求收回油田的辦法。
李長亨的辦法也很簡單。
不出意外伊郎的巴列維王朝一旦被推翻了,紅色北極熊介入伊郎,再爆發兩伊戰爭的話。
那時候的紗特必然會非常緊張和擔憂,在沙漠各國中拉攏盟友的同時,暗地裡也會尋找外部的支持者。
李長亨此時完全可以炒作已經進入伊郎的F15,是如何的先進。
加上紅色北極熊的坦克、飛機和其他武器,不斷進入伊郎。
紗特和科危特為了自身安全,對最新武器裝備的需求也會猛增。
到時候,格魯曼的F14和通用的F16就會是首選。
而且光有飛機還不行,戰鬥機飛行員可沒那麼容易快速培訓出來的。
自己要是能為兩國提供裝備、人員和國際支援的話,紗特可能還會猶豫不決,但科危特肯定願意用油田換安全。
而只要科危特一旦妥協,自己就有很機會和辦法逼迫紗特跟著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