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摩在這次的利益,並沒想象中那麼大。
而且大摩越想爭奪石油上的利益,就越會和洛克菲勒,還有德克薩斯的勢力發生更激烈的競爭關係。
第二李長亨很清楚即便是對盟友和朋友,也不能對他們太好了。
否則慢慢習慣了,他們會認為自己得到的是理所應當。
稍微少給了一點,就會恨上你,甚至反目成仇。
而蓋蒂家的石油公司,手裡並沒有多少油田。
當年老蓋蒂年過60,才孤注一擲的買下那塊油田。
然後整整5年,除了一些劣質原油外,什麼都沒找到。
可想而知老蓋蒂的性格多偏執和堅毅,換成別人,早就放棄了。
等真的發現超級油田後,老蓋蒂除了把精力和資金,全放在如何開發科危特那塊油田上,基本上就沒第二個選擇。
也不需要第二個選擇。
原因很簡單,13兆億桶的儲量預估,或許有非常大的水分,更可能是極端的吹噓,但只要油田的儲量能有1%,那也是1300億桶。
僅僅以當時2美金一桶來算,也有2600億美金。
要是按照現在13美金來算,那就是1.39萬億美金。
當然,油田的價值不是按照儲量來算,原油很大一部分,其實也開採不出來的。
同時越到後面,開採的成本也越大。
但無論如何算,那塊油田都能讓蓋蒂家族幾輩子都開採不完。
而且這塊油田不僅很多油井是自噴井,油的品質還非常高,唯一的麻煩是,油田深處沙漠。
為了把油運出來,首選肯定是石油管道。
等管道建好了,時間已經來到了60年代初,那時候油價1.9美金左右,而且常年上下波動不超過0.1美金。
從利益角度出發,繼續開發新的石油管道和增加油井,還不如成立屬於自己的郵輪船隊和煉油廠,把上游、下游的利益全部吃進嘴裡。
可以說,老蓋蒂60歲之後,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基本上全放在瞭如何降低成本上面,以應對其他石油巨無霸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