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亨和泰勒聊天期間,弗蘭克和納賽爾的律師,總算搞定了合同和簽約之前的法律問題。
最終花旗估值305億,弗蘭克用貝爾福德的股份,換到了花旗2.6%的股份。
納賽爾則因為花旗同意他加點錢,再私下裡保證幫花旗每年拿到1千萬桶原油,換到了2.4%的股份。
而且這事董事會早已經確定了。
兩人的股份相加,正好達到5%這個臨界點,再全體董事會成員投票之後,不出意外的成了董事局新成員。
當然,位置肯定只有一個,而且還是弗蘭克得到納賽爾股份的投票權,進入董事會。
納賽爾對此並沒什麼不滿,不說兩人之前就已經和李長亨討論這事,光納賽爾不是米國國籍,他就不適合進入董事會。
隨後的新聞釋出會,李長亨不僅沒躲進幕後,還親自幫兩人站臺。
因為貝爾福德投資公司的關係,即便他不站來,外界也會把他們認定為自己一系的成員。
既然這樣,還不如明確的告訴外界,弗蘭克就是自己的人。
至於納賽爾,只能說是盟友。
晚上的宴會時,李長亨拒絕了弗蘭克去狂歡的提議,坐車回家時才有功夫去想,下午簽約時,泰勒告訴自己的訊息。
羅馬假日從上映到現在,已經過去了4個月,票房也一路破了4億、5億,達到7.3億美金。
雖然破了無數記錄,但可能是因為當初的宣傳太過迅猛,最近一兩個月的票房,實在有些不理想。
頭一個月票房就達到3.66億美金,這種大規模曝光的宣傳模式,在這年代基本上沒那家電影公司會用,因為需要的宣傳費用實在太大。
李長亨也只是藉助爆炸案,才沒花什麼錢,就讓電影全世界知名。
但這也導致了票房潛力過度消耗,等於一個月就把幾個月的潛在觀眾全拉進了電影院。
第二個月要不是理查德威爾頓,被他拿出來利用了一波,票房很可能連2億都達不到。
第三個月不出意外,票房攔腰少一半。
到了現在每個星期全球票房,基本上也就一千多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