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曹燕君和顏同打探金礦的確切訊息時,李長亨花了幾天的時間,不僅和弗蘭克阿巴內爾見面商量貝爾福德投資公司,成為次貸金融衍生品主承銷商的事。
又和花旗等銀行商討如何一起做大房產抵押貸款市場。
順便預測房地產市場,會隨著油價下跌而經歷短期的波動期,很快就會呈現上升勢頭,來轉移各家銀行在這次和莎特原油的談判中,因為沒撈到好處而對自己的不滿。
有人將信將疑,有人稍微想想就信了。
而且各家銀行對於打包自己手裡已有的次貸抵押合約,把風險轉移給股民們,還是很願意的。
原因很簡單,打包之後的新金融產品,總體盈利上遠高於只留著優質房貸的那些利息。
而且還能把自己手裡的次級房屋抵押貸款合約,所存在的各種風險,透過華爾街轉移到股民頭上。
即便今後不再跟進,先把自家銀行的不良貸款收回來,也是好事啊。
再說,在專業領域,各家銀行並不比李長亨蠢。
甚至具體的操作上,遠比李長亨要有經驗,唯一制約他們的,僅僅只是創新能力而已。
次貸危機說白了就是房貸違約危機,也叫次級抵押貸款違約危機。
以前各大銀行人人嫌棄,恨不得當垃圾一樣甩給別人次級房貸合約,現在被華爾街包裝一下,就堂而皇之的出現在金融市場裡。
次貸的風險高,但也不是所有合約都有違約風險。
畢竟很多貸款買房的人,除非遇到丟了工作、生病等等意外情況。
或者整體房價暴跌,明明房子前一個月還值100萬美金,一個月後卻只值70萬,那麼違約的風險確實很高。
否則正常人還是會按時還房貸的。
透過計算之後,次貸和優質房貸一組合,在沒遇到房價忽然暴跌的情況下,風險還是能控的。
而且還基本上能控制組合合約的盈利能力,比銀行存款利息要高。
如此一來,組合合約就有了被買賣的基礎。
這就和理財一樣,只要比銀行存款利息高,即便要承擔一些風險,卻還是有人願意購買。
而且,別太高看了米國民眾,甚至名人、有錢人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