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李長亨本來就不在乎短期利益,他的目的很簡單,今後2年或者6年裡,不管是自己名下的直屬產業,還是花旗對外擴張的時候。
只需要本傑明阿瑟站出來,發表一些支援的言論就行。
真說起來,總桶看似權利很大,但他被掣肘的地方也非常多。
真權利反而掌握在上下兩個議院和各個稽核委員會手裡。
要不然為什麼會說,一旦丟失了參議院多數票,總桶會做的還不如不做。
但不管如何說,一國首腦的影響力還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國務卿由總桶提名,總桶又能解除他的職務。
資本家們在米國之外遇到麻煩,大部分都是有國務卿去溝通和解決麻煩,對某家業務涉及國外的企業來說,作用還是非常大的。
所以從長遠來看,花旗和因特爾想對外擴張,必然需要米國的支援。
而想在米國過的安穩,李長亨只需要獲得上下議院,不小比例的議員們的支援就行。
現在議員的支援不缺,又有可能獲得本傑明阿瑟的支援,李長亨的目光當然會放在米國之外的市場。
島國其實是資本擴張的最好市場,可島國人自己也不傻,從確定了對抗紅色北極熊第一線的地位之後。
島國就不斷試探性的出臺保護本國金融、重工業、高科技行業的政策。
即便是21世紀之後,米國資本也一直沒能真正入侵島國的銀行業。
既然明知道難度很大,李長亨當然不會只把目光放在島國身上。
當然,他也不會放棄,畢竟有的是時間佈局和等待。
但利用花旗入侵南美金融行業,絕對會獲得米國政商兩屆的支援,還不用擔心像搜刮島國太狠了,會破壞對抗北極熊的整體策略。
而李長亨有很大把握,藉助麵粉的問題,強行侵入金融哥倫比亞銀行業。
如果說未來幾十年裡的麥德利集團,是囂張、目空一切,甚至連司琺部長都感殺的超級暴力集團。
那麼同樣出現在哥倫比亞的卡利集團,則是一群穿著西裝,把自己偽裝成金融精英,大種植園主,處事低調的一群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