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不由讓李長亨和其他幾人沉默起來。
英格蘭、法蘭西、米國內部的競爭對手,甚至紅色北極熊,都有可能為了各自的利益,攪黃了這筆生意。
再稍微想想,至少英格蘭和北極熊是一定會跳出來搗亂的。
前一秒英格蘭人覺得李長亨是救世主,後一秒只要傳出油田賣給西德,資本家、政客和工人們為了自身的利益,掉頭就會攻擊他。
北極熊則削弱西德的經濟,也會用盡辦法拖後西德的發展。
而且,按照安德烈的說法,北極熊和英格蘭人都不用太過極端,只需要拖延3、5個月,油田的估值自然會直線下降。
到那個時候,李長亨自己就不會賣油田。
4、5億對他來說不多,反而每年1.2億,持續十幾年,甚至二三十年的現金流,比賣掉更划算。
不對,以李長亨記憶裡,未來媒體對紗特各大油田的零散報道。
靠海的陸地油田直到新千年的頭十年之後,才有報道說,產油量在減少。
原因則很簡單,砂特領海下面藏著比陸地更大的油田。
而石油並不是靜止不動的,陸上油田開採越多,海里的原油則會慢慢的滲透過去。
再說自己也確實不需要冒險了,只需要等上幾年,資產就能翻倍的增長。
加上貸款的話,用鑽石集團的股份,或者油田做抵押的話,瑞銀、英格蘭的銀行絕對原意向自己放貸。
這麼一想,李長亨心裡雖然已經不打算賣了,但趁機搞事、撈好處還是可以的。
油田專賣的訊息一傳出去,米國為了用西德對抗紅色北極熊,或許會促成這筆交易。
但英格蘭則會用盡辦法拉攏自己,以攪黃這筆買賣。
“泰勒,你以花旗副總裁的身份,飛去西德、英格蘭談談銀行之間跨國結算和貸款的深度合作協議。
還有在米國的英格蘭企業,在投保問題上簡化稽核程式的可能。”
泰勒當然沒任何猶豫的點頭同意,而其他三人同樣明白,李長亨這是接著油田的交易,看看英格蘭和西德誰給出的條件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