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因特爾的三個創始人心裡很清楚,李長亨可不是善人。
想從他手裡拿到新的盈利產品。
先不說有沒有,光當初入股的時候,已經給出了51%的股份,就讓羅伯特三人,寧願死撐著,也不想再給股份給李長亨。
既然不甘心減少自己的股份數量,那就只有繼續深挖計算器的潛力。
一邊期待著公司的研發團隊,能夠在短時間內研發出新的產品。
可惜,羅伯特三人說白了,也就是比普通人聰明很多的正常人而已。
新的產品要是有那麼容易研發,因特爾就不會有一段十幾年的低潮期。
甚至未來米國人能打贏,已經佔盡優勢的島國電子企業,除了產業升級和島國人壓錯技術外。
靠的還是米國官方,用政治、軍事、金融等等手段,把整個島國都打了下去。
要不是80年代,米國以國家名義出面,制定反傾銷條例,並且在半導體行業,強壓島國必須留20%的市場給米國的公司。
給了米國大部分半導體企業喘息之機,說不定島國人已經贏了半導體大戰。
因特爾在80年代初期,就因為虧損,不得不放棄儲存器業務。
轉而破釜沉舟一樣的把精力,全放在中央處理器上。
這才有了未來因特爾近三十年的輝煌。
所以如果說此時米國的公司,誰最恨島國企業的話。
除了家電、汽車、紡織品、鋼鐵行業外,因特爾和矽谷的晶片代工商,絕對能排進前三。
李長亨打電話給因特爾的ceo羅伯特後,隔天,舊金山、洛杉磯和矽谷發行量最大的報紙。
都刊登來因特爾這兩年以來,默默收集到的加州和舊金山商圈,在稅收、失業、企業破產率等等方面的資料。
普通人可不管這資料從何而來,但只要看過報紙,那些收入降低,失業人群,還有從越南退役,連工作都找不到的大兵們。
忽然像是找到宣洩口一樣,把所有憤怒全對向了島國企業。
而西海岸幾個州的政客中,不用李長亨收買或者遊說,就有人為了選票和轉移民眾的怒火,主動跳出來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