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把錢投到那個行業,不說股市,光把這些錢用最保險的方式,投入到黃金實物而不是期貨上,今年和明年一億就能變成2億多。
分給這些人3千萬的收益,自己倒賺7千多萬美金。而且既然保本、保息,還有抵押物,那麼錢投在那個行業,李長亨想不說沒人能逼著他說。
至於兩年後如何投資,最簡單的就是直接把錢投進島國的索尼、松下等半導體公司,或者垃圾債券中去。
不過,李長亨稍微想想,就算自己不缺錢,但最好的高收益投資,當然得留給自己。
索尼、松下、尼康、豐田、野田證券等等企業,在未來二十年裡市值都是十幾倍、幾十倍的飆升。
而且真說起來,李長亨對壓制一兩家島國公司,還是有那麼一些信心的。
可他一個人絕對壓不住整個島國經濟的上升。既然打不垮,那就加入他們,分走島國人的經濟成果。
甚至影響他們內部的決策。所以,李長亨稍微想想,就決定把這些政客拉近垃圾債券的漩渦裡。
想蒙這群人其實很簡單,投資公司是否犯事,和投資者無關。霍頓等人想要的僅僅就是比其他投行,更高、和看起來更安穩的投資收益。
這些對李長亨來說其他太簡單不過了。為了讓霍頓這些人放心,投資公司把錢投入到某個盈利基金中去。
再用這個基金把錢投入到垃圾債券中。這麼一過手,不僅基金能收管理和投資盈利費,還能避開一旦出事,牽扯到投資公司和霍頓這些人身上。
說到投資,李長亨不由想著自己手裡還有多少現金。稍微回憶一下,就想到去年從電子計算器中,自己賺了4億美金。
扣掉各種抵消稅和專業會計師、律師制定的合法避稅,交稅之後這4億還剩下2.9億。
在米國的銷售沒法不交稅,但以訂單形式在米國之外的銷售,用離岸公司轉手後,李長亨甚至一毛錢的稅都沒交。
除掉油井的1億和5千萬美金的建新球場,花旗裡也還有1.4億美金。
瑞銀裡現金莊戶裡也還有1.7億,當然自己也在瑞銀貸了一億,用來貸款購買存在英格蘭的石油。
但貸款不用立馬還,那1.7億是可以直接動用的。既然自己不缺錢,而且未來熊貓餐廳的數量也肯定會增加,還有結交的義員也肯定不會只有現在的36個人。
一家餐廳就給50萬美金的投資額度,15%一年的收益就是7.5萬,這錢不多,但10家就是75萬。
讓這群米國的政客,吃太飽了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