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公司的設計師,詫異的看著說自己需要‘可愛’感的巴倫。
可此時的設計師9成9都是男性,而且光看米國的漫畫就知道,不管是過去還是未來,他們從來就沒可愛這個概念。
硬朗、暴力、瑟情化他們倒是很擅長。
最後還是巴倫再次給李長亨打電話,然後傳真機裡出現一些卡通化的麥考利後,這才讓他一眼覺得這種形式的玩偶,或許真適合孩子和年輕人。
不過,看到傳真上面還寫著,詢問律師是不是能註冊版權的問題。
巴倫立馬收起十幾張,用鉛筆畫著幾十個人物的圖紙。
然後立馬給李長亨,在米國的律師團打電話。
可惜浪費了一下午加晚上的時間,最後的結果是,律師團有絕對把握,把卡通化的麥考利形象,甚至李長亨都的形象版權化。
可整個卡通風格就難說了。
李長亨知道這事後,只是撇撇嘴就沒再關注了。
第三天,加班加點生產出來的3000個塑膠偶玩,還有10萬張海報,就出現在大洛杉磯的。
洛杉磯縣、橙縣、河濱縣、聖伯納丁縣、文圖拉縣等周邊十幾個縣市的100多家電影院裡。
讓三家院線還有巴倫、卡爾曼沒想到的是。
那些都還沒看電影的人,一看到李長亨的海報和巴掌大小玩偶,立馬成了孩子和年輕姑娘們追捧的物件。
聽到海報是用電影票兌換,全部兌換完倒是用了兩天。
畢竟不是誰都會去買零食,就不一定都知道海報。
可玩偶根本沒等到第一場電影開場,就被孩子和年輕姑娘們直接買光了。
而且一些小姑娘是直接把李長亨和麥考利的兩套,24個玩偶全買下。
看的在洛杉磯最大電影院裡,想親眼看看周邊產品是否受歡迎的巴倫狂喜起來。
要知道一個玩偶的售價可是5美元,比電影票都貴的價格。
而且6000個看起來不少,但也就是250套而已。
一旦有人全套購買,除了中心城區的電影每家能分到四五套之外,其他的電影院也就2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