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見李長亨沒第一時間就拒絕,頓時鬆了口氣的說道。
“我們和沙漠土豪的747、707的訂單已經簽了合同,並收到了預付款。
所以,公司所有人感謝你的同時,也認可你在國際形勢和未來格局上的判斷。
讓我來,是希望你和我一起去格魯曼看看F14的首飛,然後提提意見。
至於報酬。”
泰勒想了想,才繼續說道,“我們幫你入股格羅門如何?”
“沒興趣。”
李長亨想都不想就拒絕。
F14在70年代絕對是好飛機,但格魯曼的管理層也絕對是一群蠢上天際的白痴。
因為這群傢伙會為了得到訂單,沒腦子的接受固定價格來生產飛機。
可以說,只要過了明年,也就是71年的8月份美金和黃金脫鉤,美金貶值格魯曼每生產一架F14就虧損20%以上。
而沒錢也是F14更新換代和升級慢的主要原因。
加上F14比幾年後號稱最貴陸基戰鬥機的F15,都貴三千萬美金。
等於空戰能力比不上F15,價格卻差不多是3500萬美金的F15的兩倍。
當然F15比F14晚五年研製,在空戰上比不過F15也說的過去。
但是可變翼在維護和維修上,不僅繁瑣還耗時非常長。
加上飛機重,機身大,載彈量只有6枚每個售價100萬美金的空空導彈。
等全機裝置98%能自檢,又能對地、對空、對海的F18出來後,F14立馬就成了僅用來當截擊機的命運。
貴,維護麻煩,航電、武器、雷達系統更新升級慢。
對地、對海攻擊能力極差,無法適應聯合作戰要求。
加上北極熊越來越虛弱,F14的主要對手和目標的北極熊遠端戰略轟炸機,連正常升空都困難起來,甚至北極熊都沒了。
F14這款空戰能力極強的艦載飛機,理所當然會被淘汰。
還有一點可能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F14出口過79架給波斯人。
而79年波斯發生政變,甚至有架F14直接叛逃到紅色北極熊那邊去了。
也就是說,這款戰鬥機再先進,它也註定會退出主流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