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把隱患爆料出去,等於變被動為主動,把不可控變成可控。
加上弗吉尼亞熊貓餐廳的開業,讓很多人明白,就算是米國,李長亨一樣能玩的轉。
而且,效果還很不錯。
這就是說,英格蘭已經沒法限制住他了。
大不了,把重心放在米國。
英格蘭的生意就算出問題,也沒人能無視法律和規矩,強行把他的錢和鑽石集團的股份搶到手。
真那樣做,不說在國際上的負面影響。
不說萬一李長亨花錢,讓米國人跳出來指責一通,或者以保護米國人利益的名義干涉。
就說他手裡的武力,就能讓很多人顧忌重重。
然後一個月的觀察中,讓很多人明白,這個年輕人不僅瞭解媒體的秉性,更知道如何操控媒體。
媒體喜歡天大的醜聞或者驚爆點,但要是時不時給他們一些新聞,這些人就不會把所有精力,全放在如何挖出他的底細上。
畢竟有新聞,就意味著有錢賺。
而有錢賺的媒體,其實是最好說話的。
加上他們本身也知道,不能把所有有價值的新聞,一股腦的全報道出來。
這種能持續一個月,甚至幾個月都有看點的目標,才是他們最喜歡的人。
而且,李長亨極力要入股鑽石集團的好處,也在這次的事情上體現了出來。
鑽石集團對英格蘭媒體的滲透,讓李長亨輕易就能透過集團現任董事會主席奧利弗阿斯頓的手,收買一個又一個主編。
而且有騙子艾文一夥人的存在,讓收買這些主編的手段變的更加隱蔽和不留痕跡。
僅僅是英格蘭大大小小的賭場,就讓那些收買人的錢,變的合法起來。
更別說還有種合法報酬,叫代筆和軟文。
一篇報道1千英鎊,讓這些主編最近很有興趣親自寫新聞報道。
既然收了錢,那當然是金主說什麼,他們就寫什麼了。
而且這種新聞裡,還時不時的真有實實在在的驚爆點,讓人想質疑這些主編都沒理由。
而對於奧利弗阿斯頓來說,李長亨畢竟是掌握了5%股份的股東。
他不跳出來搞事,奧利弗絕不會主動得罪他。
反而為了得到李長亨的支援,會極力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