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3、40歲的年齡差距,讓這些人天然就不會把李長亨當成敵人。
至於各個財團。
這群人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真的掌握了米國,但正客不是財團的狗,他們都是合作關係。
要不然,往前二十多年,就不會有羅斯福肢解壟斷集團。
往後更不會有反壟斷法的出現。
就算不說二十年這麼遠的事,過不了幾年,越戰結束後。
米國正府就會極力限制通用、福特、還有其他幾個控制上萬下游製造商的大企業。
反正李長亨對製造業、銀行業和油氣行業不熟悉,犯不著、也不願意去和他們搶飯吃。
未來的對手僅僅可能是IBM。
雖然也很難,但壓力不會大到和杜邦作對一樣,時刻要防備他們下黑手。
至於軟體公司和未來的手機,李長亨甚至不用和他們作對,而是主動加入他們就行。
等你知道未來股市上,那些企業一定會有輝煌期的時候,自己就不可能想著什麼都做。
而是加入,潛伏在他們內部。
高位時候逃走,再加入新的崛起公司。
過了二十年、三十年,外界瞭解了他的戰績後,只要他嘴巴嚴點,別喜歡四處指點、指責別人,沒人會輕易得罪他。
反而民眾會把他當成神。
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股市和投資的趨勢。
當然,一個事業主體還是要有的,手裡有幾萬員工,而且就紮根在某個州。
至少這個州的正客,面對大量市民失業的風險和大量稅收的份上。
絕不會看著其他州的人或者聯邦,打垮自家的金主和選票大戶。
米國的政體決定了,各個州的正客和聯邦僅僅是合作者,甚至很多時候更像競爭者。
果然,中午吃過午飯後,莊園酒店的電話就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