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婉婷這會兒似乎對這個宅子有了興趣,拉著那位值班的人不斷的詢問著。
程煜卻是皺著眉頭,心說這劇本不對啊。
按照這位值班的人所言,這宅子的原主人娶了一位黃梅戲名伶,八十年代還曾上過春晚,那這宅子什麼時候到的程家手裡?
按理說,這宅子肯定應該是在解放前到的程青山手裡。
趁著徐婉婷中途停頓的空兒,程煜終於有機會開口問道:“我聽說這宅子早就不屬於汪家的後人了吧?並且也是由那家人捐出來開發了現在這個主題公園?”
值班的人一愣,說:“這宅子的確不是由汪家的人捐出來的,不過你說的早就不屬於汪家後人,這我倒是沒聽說。
倒是也有人問起過,但這方面並沒有更詳細的記載,我們的推測是,八十年代末期或者九十年代初期,商品房市場開放之後,汪家的後人把宅子賣了出去。
那位唱黃梅戲的名家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去世了,她的子女都在國外生活,這一點也是對的上的。
然後這套宅子輾轉落到了咱們吳東市的一位民營企業家手裡,在八年前的時候,被捐了出來。
並且由那位民營企業家出資打造了現在這個公園。
不過那位民營企業家不願意透露姓名,是以我就不方便跟你們說了。”
程煜見狀,知道這中間有段歷史被抹去了,也就懶得多問,反正程廣年兄弟幾人肯定是在這宅子裡出生,也在這宅子裡成長是絕對沒錯的。
那位黃梅戲名家,或許在城中另有住宅,這處住宅,早就被她的丈夫賣掉,並且落在了程家的手裡。
程青山甚至都不是程家第一任擁有這套宅子的主人,而是更早一些。
這位值班的人所說的,只是汪家的歷史,但只怕好幾代人的故事都不是發生在這處舊宅當中了。
轉了轉,程煜和徐婉婷也就告辭離開。
兩人回到之前的那個茶樓,聽到裡邊已經傳出些聲響,便邁步而入。
臺上已經有人在收拾著,看樣子是要準備開始表演了。
兩人坐下,有個穿著舊式短打扮的年輕人,挽著褲腳走了過來。
“二位新年好,這是選單,請二位看看。”
程煜看了一眼,其實都是些大路貨,不過倒是有些吳東本地的小吃。
於是,點了幾份小吃,又要了兩杯茶。
程煜隨口問道:“這是準備表演了?”
小夥計點了點頭,說:“嗯,再有十分鐘左右就開始表演了。原本還以為今兒能不演了呢,倒是託二位的福,我們也能聽聽這吳東白話。”
“對了,這個吳東白話到底是什麼曲藝形式?好像你很喜歡聽的樣子,年輕人也會喜歡這種舊式曲藝?”徐婉婷之前就問過程煜,現在總算是找到人給她解答了。
小夥計一笑,說:“咱們這裡呢,平時主要有三種表演形式。一個叫吳東白局,還有一個叫吳東評話,最後這個,就是吳東白話了。就像您說的,這白局和評話啊,咿咿呀呀的我都不愛聽,但是這白話,嘿嘿,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