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縣,州牧府。
劉虞與公孫瓚竟齊聚一堂,按照正常情況發展,他們應該是互相看對方不爽,甚至想幹掉對方才對。
結果現在卻同處一屋,好似所有不愉快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這屋裡不止有公孫瓚跟劉虞,還有公孫瓚的屬官等人。
雙方雖然不愉快,但還沒有到撕破臉皮的地步,本質上來說公孫瓚還得聽從劉虞的命令很事。
但經過上一次董卓分官,兩人的地位已然等同,站在同一水平線上。
之所以現在會和諧的待在一起,只因為一個人。
常威。
他的威脅太大,大到公孫瓚跟劉虞都不得不聯手的程度。
沒錯,就是聯手,而他們的目標不是覆滅常威,而是要把常威堵死在遼東,讓他不能出遼東一步。
至於覆滅,他們誰也不敢說這樣的話,能堵住就不錯了,哪還敢說覆滅的事。
遼東兵精將廣,常威個人勇武可稱天下無雙,以公孫瓚的自傲也不敢輕言覆滅。
兩人在屋中推杯換盞,談論如何阻攔常威之事,實際上也沒什麼好談的。
無非就是藉助兵力優勢,聯手封堵漁陽,絕不能把常威放出來。
不然別說劉虞擋不住,連公孫瓚也跑不了,除非他能放棄幽州,帶領兵馬佔據別處。
“公孫將軍,你之勇武本官深知,白馬義從更是精銳之士,將軍也明白,本官麾下可用武將甚少,阻擊遼東之事還需拜託將軍。”
不談勇武冠絕天下的常威,只談他麾下同樣名頭響亮的趙雲與徐晃。
武將方面劉虞就絕對擋不住,甚至在軍隊方面也只能靠數量來彌補。
劉虞深知這個道理,所以在武將與軍隊方面,他還得仰仗公孫瓚,光憑他自己可沒有拿得出手的人物。
“州牧大人放心,那常威雖有冠絕天下的武力,卻也不是絕對戰勝不了的人物,本將軍雖不如他,但也不懼他。”
公孫瓚這話自信無比,到不是他自大,而是他覺得自己能行。
當日虎牢關英姿,到如今還歷歷在目,那是什麼給了公孫瓚自信,那當然是實力。
“將軍可莫要小看於他,當日虎牢關將軍也在場,本官卻沒能目睹,可他之威名已傳遍天下,本官深憂也。”
常威的名頭可不止是天下人傳的,他還特別查探過這事的真實性。
雖然外界傳得越來越誇張,但知道真相的他可不會對常威掉以輕心。
更何況這事公孫瓚也在之前親口向他證實過。
現在公孫瓚卻說不懼常威,劉虞不得不提醒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