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老楊琢磨著琢磨著,腦子裡突然一頓,整個人呆呆地一動不動。
幾分鐘後,老楊激動的哆嗦了一下,逐漸興奮了起來,他立刻看向電腦螢幕的招股說明書,然後回翻到目錄找了找,再跳轉下去仔細的閱讀著。
大約半小時後,老楊直接關掉了招股書的檔案頁面,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氣。
“我明白了,我想我明白了,我想我觸及到大佬的思維層次了。”老楊自言自語:“新能源車真正的影響是什麼?就是成為了一個網際網路的應用場景了,對,就是這樣。”
老楊思考著自話自說:“假設我現在買了一輛天馳新能源車,我一上這輛車電就通著了,通著電以後就等於跟廠家接通了。如果是傳統油車,那我的這套通訊系統要不要跟廠家連線這是我作為車主說了算。”
“可新能源車的背後就是跟廠家連線的,尤其是未來的自動駕駛與雲端計算結合,各種道路識別技術都需要終端與廠家建立連線,說句不好聽的,車主根本說了不算。”
“而如此一來,新能源電車產生的各種資料都彙集到了廠家,車主的出行資料完全被廠家掌握,這些都是核心資料,而核心資料有著巨大的利益,資料就等於錢啊。”
“所以天馳技術也好,包括其它的新能源車企特斯拉也好,若是按汽車產業的邏輯來給這些新能源車企進行估值是大錯特錯,它的估值邏輯應該要對標網際網路公司,成長期的獨角獸給個一兩百倍的市盈率那也不過分。”
這一刻的老楊豁然開朗,困惑了他好多年的東西一朝撥雲見霧,以前一直揪著新能源車耗電的本質還是燒煤所以一直沒怎麼正眼瞧。
如果邏輯變成網際網路公司、大資料公司那就完全不一樣了,現在是資訊時代,萬物互聯的大資料時代,沒有什麼比資料更值錢的了。
而車主的核心資料是一定比手機主的資料更有價值的。
“難怪天盛資本親自孵化出來的天馳技術是處於產業下游整車直面消費者終端,而不是中上游的供應商,那都是主要掙辛苦錢,利潤哪裡比得上核心的資料?”
老楊連連點頭,之前還很疑惑為啥天盛資本如此看重下游整車環節,現在終於明白了,這可以直接擁有海量的車主資料,每一輛車如同是能載著主人到處跑的特大型號智慧手機,而這意味著兩個字——網路平臺!
網路平臺具有天然的壟斷屬性,看看企鵝、阿狸這些巨頭哪一個不是壟斷平臺?哪一個不是龐然巨物?哪一個不是利潤爆炸?
有幾個傳統行業的頭部企業利潤能與這些平臺巨頭相比的?
此刻的老楊愈發激動的說道:“一哥原來早就在大氣層了,天馳技術絕對是下一個萬億市值的超級獨角獸,投資回報怕是不弱於天盛控股,我要猛幹!”
新能源產業鏈的行業龍頭是誰?老楊毫無疑問的認定天馳技術,因為天盛資本的戰略佈局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其它競爭者想要挑戰現如今的“天盛系”幾乎不可能。
“新能源這個行業,將來要麼不崛起,要崛起天馳技術必定是行業總龍頭。”老楊萬分堅定的說,他相信自己肯定還有一些地方沒看透,不如天盛資本旗下的專業團隊也不如陸鳴這些巨佬。
但沒關係,如今看清楚了最底層的一個核心邏輯已經足夠了,心中大概有數,然後跟著一哥混,真出問題了肯定跑的比一哥快。
這一刻老楊不用再去苦心研究了,就等科創板開市,天馳技術IPO之後直接分出現在持有天盛控股的一半倉位去打新,中籤多少拿多少,剩下的直接在上市當天的二級市場全部買入就可以卸掉交易軟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