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因為這不符合科學。
可相似的人或物,大千世界何其多。
像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與此同時。
島國,索尼總部做著和龍騰研究所相似的事。
吉田一郎,姚木等高管,相繼出現在索尼研究所。
“林木教授,研究得怎麼樣了?”
叫林木的人是島國有名的數字儲存技術方面的大拿,門下的學生遍及全球。
索尼也是花了大代價才把林木教授邀請來,專門研發DVD技術。
漂亮國電影製片業顧問委員會起草的DVD行業標準,從某種程度上推著科技不斷前進,索尼在華夏市場敗北後,痛定思痛,將目標對準新一代DVD技術。
併為這項技術的研發費用,投入了至少10億美元。
一旦索尼這邊率先攻破技術難題,不但能一雪前恥,還能憑藉索尼公司在全球的影響力,成為DVD行業標準的制定者。
另一個平行世界中。
1994年12月16日,索尼公司和飛利浦公司(Pips)率先發布了“單面雙層12cm(5.25英寸)高密度多媒體CD的格式與技術指標”,簡稱多媒體光碟系統(MMCD:Multi&npact Disc),可以說這是第一個準DVD技術規格。
在1995年1月初的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裝置大展上,索尼公司轟轟烈烈地開始為DVD製造聲勢,並暗示自己將在DVD領域中領先一步。
在那次大展之後不久,1995年1月24日飛利浦就釋出了另一個DVD規格——“超密度光碟系統”,簡稱SD(Supe
De
sity)。
但這些和華夏國內的公司沒有絲毫關係。
自從萬燕公司生產的VCD被島國人註冊專利技術後,萬燕公司就在走下坡路。
戰略眼光比不過島國人,資金實力,研發實力,更是被甩出一條街。
萬燕公司本來是行業的先驅者,卻被國外公司彎道超車,割了華夏老百姓近十多年的韭菜。
不得不說,這是華夏之痛,百姓之痛。
聽到吉田一郎的話,林木教授有些不悅,可惡的資本家,一群不懂技術的人,不知道從無到有是最難的階段嗎?
“吉田會長,DVD技術標準是參照漂亮國電影協會起草的草案來制定研發,VCD那點技術含量給DVD提鞋都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