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療法(shock the
apy)”這一醫學術語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被美國經濟學家傑弗裡·薩克斯(Jeff
ey Sachs)引入經濟領域。
休克療法的最早提出,是薩克斯被聘擔任玻利維亞政府經濟顧問期間所為。
玻利維亞是南美一個經濟十分落後的小國,由於長期政治局勢動盪不安,政府經濟政策不斷失誤,由此引發的經濟問題大量積累而又得不到解決,終於導致了一場嚴重的經濟危機。
1985年玻利維亞政府的預算赤字達485.9萬億比索,佔國內生產總值的約1/3,通貨膨脹率高達24000%。
1984年的外債為50億美元,應付利息近10億美元,超過了出口收入。
1980~1985年期間居民生活水平下降了30%,國民經濟幾乎到了崩潰邊緣。
正是面對這樣一種險惡的經濟形勢,受聘於危難之際的薩克斯,大膽地提出了一整套經濟綱領和經濟政策。
其主要內容是:實行緊縮的金融和財政政策,壓縮政府開支,取消補貼,放開價格,實行貿易自由化,透過貨幣貶值實現匯率穩定,進一步改革行政和稅收制度。
將部分公營部門和企業民營化,重新安排債務和接受外援......等等。
由於這套經濟綱領和政策的實施,具有較強的衝擊力,在短期內可能使社會的經濟生活產生巨大的震盪,甚至導致出現“休克”狀態。
因此,人們借用醫學上的名詞,把薩克斯提出的這套穩定經濟、治理通貨膨脹的經濟綱領和政策稱為“休克療法”。
休克療法在玻利維亞的最初實施,收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奇效。
該療法實施不到一週,惡性通貨膨脹便得到了強有力的遏制,物價從暴漲趨於穩定。
1986年1987年通貨膨脹率僅為10%15%,1988年為21.5%,1989年為16.6%。
國民經濟經過短暫的下降也逐步回升。
實行休克療法的第一年,即1986年國內生產總值下降2.9%,但隨後幾年都保持了2.5%左右的增長勢頭。
同時由於採取了有效措施,債務問題也得到了明顯緩解,並最終使玻利維亞,克服了嚴重的債務危機。
休克療法在玻利維亞的初戰告捷,為薩克斯贏得了較高的聲譽。
玻利維亞發生的驚人變化,被世人稱為“玻利維亞奇蹟”,薩克斯本人也被譽為“國際金融界的金童”,休克療法也由此享譽世界,備受世人矚目。
1991年底,毛子國解體,北極熊獨立,並繼承了原毛子國的大部分家底。
豐厚的遺產固然是好,可窮家難當啊!
一大堆半死不活的企業,外加1萬億盧布內債和1200億美元外債,也讓剛上任的新總統,夙興夜寐,坐臥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