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妉華進京時沒遮沒掩,因六十名親兵軍容亮眼、又兼有三十位女親兵,招人圍觀了一路,京城裡許多人都親眼目睹到了她的長相,用瓊姿玉容來形容也不為過,一身的盔甲,更添了一份颯然。
在這個謠言傳出來之前,花將軍相貌昳美的美名已傳了出去,蓋過了原先流傳的花將軍力大無窮的彪悍威名。
君王與美人之間可說或不可說的故事,向來為世人百提不厭。
所以這個謠言傳的飛快。
普通的大眾就聽一個樂,當茶餘飯後的消遣。
傳到一些酸儒文人那裡,可不得了了,他們個個義憤填膺,聚在一起高談闊論,撰文起詩,痛罵花月柔,說她是“國之禍端”、“禍國妖女”。
他們聯名向朝庭上書,請求更換鎮邊將軍,重封廖石武為大將軍。
廖石武聽說了後,不僅沒一點高興,還氣的拍碎了一張桌子,“可惡,上你們的破書,帶上我做甚!”
交出兵權不是交出虎符就行的,他得配合著安撫邊關將士的軍心,讓兵權平穩過渡。
在這個過程中,他見識了妉華訓練軍士、領兵佈陣的本事,只比他強,不比他弱。
他以前就是仗著無人可替代他,才敢硬挺著不交兵權。
他想的是硬抗到慶澤帝成了先帝,他再弄個下任皇帝的從龍之功,廖家幾代的富貴就有了。
可現在出了個能替代他的……
他這才感覺後怕,如果他沒有主動請辭,怕是下場不妙。
是以他在認清事實後,成了勇毅侯的廖石武恨不得夾起尾巴做人,唯恐慶澤帝跟他算舊帳,誰料禍從天上來,被一群酸儒給架了出來,怎不氣。
……
讓這群文人這麼一鬧騰,謠言傳播的範圍更廣了,也因為他們這一鬧,謠言跟坐實了一樣。
上書的貼子呈到了慶澤帝跟前,慶澤帝開始置之不理,等鬧騰的厲害了,他派人對這群酸儒斥責了一番。
慶澤帝對花月柔明著的維護,更像是坐實了謠言。
四個月後,邊關來了急報,荻戎大王集結了二十萬大軍,大舉進犯。
官員上書讓慶澤帝撤換花月柔的奏章雪片似的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