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肅王一眾人被帶到殿上。
肅王的罪名頭一個是謀害太子。
先帝的確曾留下遺詔,說肅王等三位王爺,都曾於社稷有功,只要不是做了危及皇帝皇權危及社稷的事,一律免於刑罰。
上回前懷王將養叛軍意圖謀反的事出來後,隱約有一些證據指向肅王,指向肅王早知道前懷王暗中做的事,還在其中插了一手,打著坐收漁人之利的主意。
只是那些證據不足以證明肅王真做了,是以慶澤帝震怒,也不能把肅王怎麼樣,只能在朝堂上找了其他藉口斥責了肅王幾句。
慶澤帝哪能不知道肅王一直對先帝讓他登上皇位不滿,他對肅王有所防備,可有先帝的那個遺詔在,在沒有確實證據的情況下,他不能拿肅王怎麼辦。
謀害儲君屬於危及皇權和社稷了,這個罪名一落實,先帝的遺詔對肅王就起不了保護作用了,慶澤帝能放開手腳來處置肅王了。
證據有。
慶澤帝讓大理寺和宗人府聯同會審,就在朝堂上。
其他的官員往兩側退了退,留下了中央諾大的地方審案。
一應證據齊全,有的是慶澤帝手上有的,有的是今早從各府裡查抄出來的。
容不得肅王不認。
除了物證,還有人證。
肅王派人給太子下毒,證據確鑿。所下的毒來自於荻戎,是荻戎王庭特製的一種秘藥,單服沒有毒性,但與太子常服的幾味補藥合在一起,就有了毒性,會讓人身體變得虛弱。
證據一出,一干被拿下的官員不敢再喊冤了。
滿門抄斬的罪,個個都面如死灰。
見自身大勢已去,肅王不再說話。
“陳彩魚的話不可信!她是個妖孽!會妖法。”秦元恆卻是不甘心就此一輩子被圈禁,指向白璃叫嚷道,“是她!是她用妖術讓王倉進到太子府裡而無人察覺,也是她用妖術蠱惑了我和父王。”
秦元恆的眼光如刀子般刺向白璃。
他恨毒了充當人證舉報他跟肅王的白璃,他更是知道,那些證據藏的那麼隱秘,沒有白璃的反水,根本不會被慶澤帝的人找到。
讓他得不了好,他也決不會讓她安然脫身。